低血压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危害
低血压可能引发头晕、乏力、晕厥等症状,长期未干预可能导致器官供血不足。低血压的危害主要有脑部缺血、心脏功能下降、肾脏损伤、视力障碍、跌倒风险增加。
1、脑部缺血
低血压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可能出现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表现为突然的眩晕或意识模糊。这种情况在快速起身时更为明显,称为体位性低血压。长期脑供血不足可能影响认知功能。
2、心脏功能下降
血压过低时心脏需要更努力工作来维持血液循环,可能导致心悸、胸闷等症状。持续低血压状态可能引起心肌缺血,表现为心前区不适。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律失常,严重时可能诱发心源性晕厥。
3、肾脏损伤
肾脏需要稳定的血压来维持过滤功能。长期低血压可能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表现为尿量减少、水肿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起急性肾损伤,需要及时就医处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电解质紊乱。
4、视力障碍
眼部血管对血压变化敏感,低血压可能导致视物模糊、视野缺损等症状。这种情况在突然站立时更为明显,可能伴随眼前发黑。长期视网膜供血不足可能影响视力,需要定期眼科检查。
5、跌倒风险增加
低血压引起的头晕、乏力等症状会增加跌倒概率,尤其对老年人危害更大。跌倒可能导致骨折、脑外伤等严重后果。建议改变体位时动作缓慢,必要时使用辅助器具。居家环境应做好防滑措施。
建议低血压患者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突然改变体位。饮食上可适当增加钠盐摄入,但需注意控制总量。每天保证充足水分,避免脱水导致血压进一步降低。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有助于改善循环功能。定期监测血压变化,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处于闷热环境,必要时穿着弹力袜改善静脉回流。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富含铁质和维生素B12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