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尿一定是子宫脱垂吗

漏尿不一定是子宫脱垂引起的,还可能与盆底肌松弛、泌尿系统感染、膀胱过度活动症、神经源性膀胱等因素有关。漏尿在医学上称为尿失禁,需结合具体病因判断。
妊娠分娩、年龄增长或长期腹压增高可能导致盆底肌群松弛,表现为咳嗽、打喷嚏时漏尿。可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肌力,严重者需生物反馈治疗或手术修复。盆底肌松弛患者可能出现会阴坠胀感,但无子宫脱垂体征。
急性膀胱炎或尿道炎可引起尿急尿失禁,伴随排尿灼痛、尿频等症状。确诊需尿常规检查,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三金片等药物治疗。感染控制后漏尿症状多自行缓解。
逼尿肌不自主收缩导致突发尿急和急迫性尿失禁,与神经系统调控异常有关。可通过膀胱训练改善,必要时使用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盐酸黄酮哌酯片、托特罗定缓释片等药物抑制膀胱过度活动。
糖尿病、脊髓损伤等导致膀胱神经支配异常,可能引发充盈性尿失禁。需尿流动力学检查确诊,治疗包括间歇导尿、使用甲钴胺片、溴吡斯的明片等神经营养药物,严重者需膀胱扩大术。
盆底支持结构缺陷导致子宫下移可能压迫膀胱颈,引发压力性尿失禁。常伴随阴道肿物脱出感,需盆底超声确诊。轻中度可用子宫托,重度需行子宫悬吊术或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
建议出现漏尿症状时记录排尿日记,避免摄入咖啡因等刺激性食物,控制每日饮水量在2000毫升以内。肥胖患者需减重,慢性咳嗽者应及时治疗原发病。盆底肌训练对所有类型尿失禁均有改善作用,每日坚持收缩肛门运动3组,每组15次。若症状持续超过1个月或伴随血尿、发热等症状,须尽快至泌尿外科或妇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