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横突综合征怎么治疗
腰椎横突综合征可通过卧床休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封闭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该病通常与腰部外伤、慢性劳损、腰椎结构异常等因素相关,表现为腰部钝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1、卧床休息
急性期需严格卧床1-2周,选择硬板床平卧,避免腰部负重和扭转动作。日常可使用腰围支具固定,减少腰椎横突部位肌肉牵拉。恢复期逐渐增加腰背肌功能锻炼,如五点支撑法、飞燕式训练等。
2、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配合肌肉松弛剂如盐酸乙哌立松片。局部可外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或吲哚美辛巴布膏。伴有神经根刺激症状者可联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
3、物理治疗
超短波透热治疗可促进局部炎症吸收,每日1次连续5-7天。冲击波治疗能松解粘连组织,每周2次共3-5次。恢复期采用中频电刺激增强腰肌力量,配合超声波药物导入改善血液循环。
4、封闭治疗
对于顽固性疼痛点,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横突尖端阻滞,常用利多卡因注射液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每个痛点注射1-2ml,间隔7-10天重复,全年不超过3-4次。需排除穿刺禁忌证。
5、手术治疗
经保守治疗6个月无效且严重影响生活者,可考虑横突切除术或神经根减压术。术前需完善CT三维重建明确解剖变异,术中注意保护邻近的腰神经后支。术后需佩戴支具8-12周并逐步康复训练。
日常应避免久坐久站及腰部过度前屈动作,睡眠时在膝下垫枕保持腰椎生理曲度。建议每周进行3-4次游泳、平板支撑等低冲击腰背肌锻炼,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荷。急性发作期可局部热敷15-20分钟缓解肌肉痉挛,但皮肤感觉异常者禁用。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如牛奶、西蓝花等,必要时检测骨密度排除骨质疏松因素。若出现下肢放射痛或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