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产妇湿气重怎么办

59866次浏览

湿气重是很多疾病的病因,如果出现了湿气重的话,对于患者就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产妇,危害就更大了,那么,产妇湿气重怎么办呢?就必须要进行合理的调理,尽快祛除湿气。

1、食疗祛湿

体内湿气较重,可以吃些排湿气的食物如红豆粥,百合莲子汤,大枣,银耳莲子羹,姜汤水,葱,大蒜等。

多喝清热去湿汤:

用适量的土茯苓、茯苓、赤小豆、陈皮,加瘦肉或者猪骨煲汤,能够有效地起到清热的作用并能够去湿,这是广东的传统去湿汤,适合夏天饮用。

少吃盐,多健脾:

吃东西比较重口味”的朋友往往都比较容易惹来湿气,因为重口味”会加重对脾胃的负担,大家在饮食上少吃多盐食物,并且多吃一些流质和五谷类食物。另外,避免吃生冷和寒性的食物如西瓜、大白菜、苦瓜等。

2、注意睡眠

湿气重的产妇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证身体有足够的抵抗力,湿重情况才可以有效缓解。睡前喝杯牛奶,有助于产妇睡眠。

3、多运动

体内的湿气要排除最好就是通过运动,运动的排汗不仅能够排毒,更能够有效地把多余的湿气排出来,并且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适当进行运动排汗利于除湿气。

蒸汗:

蒸汗有湿蒸干蒸之分,它能够促进身体的毒素排出,是一种坐着就能够排毒”的活动,更适合一些不大愿动”的朋友,而且也能够把体内的湿气有效排出。

相关推荐

怎么除湿气?
除湿气可以从饮食、运动及中医三方面进行调理。1.饮食方面,体内湿气重的人应避免食用寒凉、油腻之物。可以食用一些有祛湿功效的食物,如薏米、红豆、淮山、茯苓等。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清热排脓的功效,红豆有健脾止泻、利水消肿的功效,二者加水煮粥,可以起到去湿、利尿的作用。红豆、淮山、茯苓等煲成粥或者煮水喝,也可以除湿、利尿。2.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运动,有助于激发体内阳气,促进气血循环,增强体内水分代谢,加速湿气排出体外。3.也可以请专业中医师辨证施治。祛除体内寒湿,要采取温阳利水化湿的治法,可用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实脾散等;祛除体内湿热,需要宣畅气机,清利湿热,可选用三仁汤。此外,还可以选择艾灸、温针灸、拔罐等中医治疗方法,也有较好的祛湿作用。
语音时长 01:28

2022-08-18

13233次收听

体内湿热重有哪些表现
主要症状包括脘腹胀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苦口粘、口渴但是喝水不多、大便黏腻不少、小便短黄、肢体困重,或出现身热不扬、汗出热势不减,或者见到面目发黄、颜色鲜黄鲜明,或者皮肤瘙痒等等。湿邪侵袭人体,主要表现包括头身困重、倦怠、嗜睡、肢体关节肌肉酸痛、皮肤湿疹、瘙痒、胸闷、腹胀、口中粘腻、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小便混浊、女性还可以见到白带的增多和粘稠等等。热邪侵袭人体主要表现包括心烦多汗、怕热、口渴、面红、目赤、头痛、咽喉肿痛、鼻塞、流浊涕,甚至鼻出血,皮肤会出现痈肿疮疡、小便短黄、大便秘结等症状。当湿和热同时侵犯,人体就会表现出湿热双重特性,当出现此类湿热症状,切不可自行诊断和处理,以免延误病情,甚至导致病情加重。患者去及时就医,在中医指导下合理使用中药调理和治疗。
语音时长 01:43

2021-12-30

62528次收听

湿气大症状有什么
湿气大是会有很多的症状:第一,会出现睡眠质量差,睡眠不足的情况,睡眠前夜里多梦,容易醒,早上起床后全身乏力,注意力也不集中;第二,会出现舌苔发黄,湿气大的人常常会感觉口内粘腻,舌苔粗糙或非常厚,有黄苔;第三,会出现疼痛,早晨起床感觉到自己的小腿肚酸痛,四肢的关节也会出现疼痛,腰部、颈椎也可能出现疼痛。因为湿气重会导致水运代谢减慢,体内水液会对身体局部产生压力,导致疼痛;第四,会出现浮肿,湿气会导致很多人小肚子增大,常常会出现腹部的胀气,整个人会显得浮肿,早晨起床发现自己的眼皮肿了。其实就是湿气大,脾虚导致体内的水湿,不能快速转化为体液,无法及时的排出,导致的浮肿;第五,会变得脾气变大,特别是容易情绪化,脾气也变得火爆,动不动就容易发怒,自己也很难控制,很有可能就是湿气大导致的脾虚引起;第六,耐受力降低,很多人会出现冬天比其他人怕冷,夏天比其他人怕热的情况,并且自己的血压也比较低,经常容易生病,抵抗力也下降了,那就很有可能是湿气大、脾虚导致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自己的变化,找到对应的原因进行调理。
语音时长 02:39

2021-10-15

73123次收听

02:01
湿气重会拉肚子吗
湿气重可能会导致拉肚子。中医讲湿盛则濡泻,一般的湿气盛就容易导致泄泻,也就是常说的拉肚子。脾湿运化以后,它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就容易导致舌苔厚腻、大便溏泄等表现。治疗湿气重的一个重要的治疗原则就是健脾祛湿,中医常用的方剂是健脾丸,参苓白术散、资生丸等等。作为一种食疗,中医也常用山药、薏米、莲子、芡实煮粥治疗湿气盛导致的大便溏泄。
03:11
湿气重有齿痕可以吃黄芪吗
湿气重,有齿痕,是可以吃黄芪进行调理的。人体的脾脏主运化的功能,有运化水湿的作用,但如果当脾气虚、脾失健运的时候,就会导致身体内水湿内停的情况,水湿运不出去就是湿气,而黄芪是一种补气的中药,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可以补气、止汗、利尿、消肿,有祛湿的效果,因此可以用于湿气重,有齿痕的患者使用。另外,湿气比较重的患者,除了中药调理,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健脾、益胃、渗水、利湿的食物,比如薏米就有很好的祛湿效果。另外,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吃生冷、寒性的食物。
02:01
胖是因为湿气重吗
胖不是因为湿气重,胖就等于湿气重。胖是体内的脂肪太多,体内的垃圾太多排不出体外,而湿气实际上是中医的一种说法,它就是人体的能量过多储存在体内,也就是脂肪太多,本身就是痰湿太多,所以胖就等于湿气多。但是胖不是因为湿气重,胖更多的是一种能量代谢失衡,人体摄入能量过多,吃的太多,消耗太少,有更多的食物停留在体内就会长脂肪,如果食物吃的比较少和消耗过多,人体就会消耗脂肪,就会偏瘦。所以胖不是因为湿气重,胖和湿气基本上是同一概念在不同的语义环境里面的表达。
02:14
湿气重会嗜睡吗
湿气重会嗜睡。湿气重的同志喜欢睡觉,没有精神,睡得起不来非常懒。湿气它是伤阳气,一个人愿意起床,愿意活动是因为阳气出来了,类似于春天来了大家都喜欢在外面郊游踏青,夏天很热时热的睡不着,但是如果是阴雨天,没有太阳又很冷,就相当于是湿气很重状态,阴冷的天气人就很想睡觉,冬天阳光比较少,所以会出现冬眠。所以湿气重它是不会引起人睡觉,但是湿气就像天上乌云,遮挡了太阳,遮挡了人体阳气,让人体阳气不能运行,人体就没有活力,就不想动,躺着就不想起来,所以湿气重的人非常懒,不想动喜欢睡觉。
汗蒸的好处和坏处有哪些
促进血液循环和汗液排出,减轻关节炎,美容。汗蒸是加温使人流汗,是一种高热的物理治疗方法,汗蒸的主要功能是透过高温使人体的毛孔打开,促进血液的循环和汗液的排出,能够减轻关节炎,包括一些寒性疾病导致的胃肠病或者是寒性邪气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而且通过高温使人体的血液流通加快,可以起到部分的美容作用,那么通过高温排汗能使我们的皮肤更加的光滑,而且排汗有助于我们减肥排毒,促进了皮肤的这个整体的新陈代谢。中医在讲这个治疗方法的时候有汗吐下三法,这三法都属于泻法,那么其中这个汗蒸与中医的汗法实际上起到了类似的作用,就是我们通过排汗将体内的邪气,尤其是寒邪,还有湿邪可以通过汗液将其带出体外,所以汗蒸可以起到同中医汗法有类似的治疗作用。
语音时长 01:31

2019-11-13

59310次收听

汗蒸的坏处有哪些
汗蒸会导致大量的排汗、出汗,使用不当就会导致脱水、甚至虚脱。而且汗蒸是用加温的方法来使人流汗的,高温会加快人的心率。如果您有心脏病,这样可能会诱发心律失常,由于促进了血液的循环,那么有患有高血压病的患者可能会由于汗蒸导致血压的升高、甚至出现头晕、头疼这样的症状。还有就是如果您本身就是一个热性疾病的患者,因为汗蒸是出汗去蒸,还有高温,在热性疾病的基础上,你又去用热性的方法进行治疗,这样可能会加重本身热性疾病的病情。所以如果您要去汗蒸:第一,先判断一下自己的身体情况。第二,不要时间太长。第三,要适当的补充水液。可能还不是单纯的补充一些白开水,而是要补充一些含有电解质的饮料,如果您刚蒸完汗蒸,由于我们的毛孔是开放的也不要去受风受寒,这样很容易让风寒邪气直接入到我们身体里。
语音时长 01:44

2019-11-13

51331次收听

体内湿气重的表现症状
湿气重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现象,一旦发生湿气重,将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影响到工作和生活,因此,对于湿气重,我们必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下面大家一起了解一下体内湿气重的表现症状有哪些吧。
头发容易油是湿气重吗
有的人头发特别爱出油,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其实,这是体内湿气重的表现,因此,想要改变这一现象,最好的办法就是祛除湿气,这样一来头发就会编的比较清爽。
手湿气重的症状(图片)
对于湿气重这种现象,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有,湿气重对于人体造成的危害也是比较大的,因此,对于湿气重必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那么,手湿气重的症状是什么呢?如果湿气重的话,手上就会出现水泡,指尖翘弯。
冬天体内湿气重怎样祛除
中医说湿气是体内百病之源,湿气大会引起很多身体不适,但是我们现在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不好,加上又不爱多运动,就会又不知不觉让体内的湿气更加的多,因此,祛湿气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那么,冬天体内湿气重怎样祛除呢?多多运动、食疗祛湿都是不错的方法。
​湿气重汗蒸有用吗
大家都知道,汗蒸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它可以祛湿排毒,美容养颜,还具有一定的瘦身减肥功效,因而深受女性朋友们的喜欢,湿气重的人用它祛除湿气效果也很明显,所以,湿气重汗蒸是有用的。
02:18
体内湿气重怎样祛除
祛除湿气可采取健脾祛湿、温寒散湿、辛温发汗等方法,可经常食用一些莲子、山药、白扁豆、藿香等健运脾湿的食物,也可采用饮汤或泡足出汗的方式散寒祛湿。寒与油腻不利于湿邪的运化和方化,所以体内有湿者不可贪凉,饮食忌油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