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有湿吃什么
脾虚有湿可以适量吃山药、薏苡仁、茯苓、芡实、赤小豆等食物,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丸、补中益气丸、附子理中丸、四君子汤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结合具体证型选择药物,并配合饮食调理。
一、食物
1、山药
山药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的功效。脾虚有湿者适量食用可帮助改善食欲不振、大便溏稀等症状。新鲜山药可蒸煮食用,或与大米熬粥,避免油炸等高油脂烹饪方式。
2、薏苡仁
薏苡仁性微寒味甘淡,能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适用于脾虚湿盛引起的肢体困重、水肿。可搭配红豆煮粥,或炒制后泡水饮用。体质虚寒者不宜长期大量食用。
3、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作用。脾虚湿困者可选用茯苓粉加入面食,或与白术配伍煎汤。肾虚多尿者慎用。
4、芡实
芡实性平味甘涩,能益肾固精、补脾止泻。对脾虚久泻伴有腰膝酸软者尤为适宜。常与莲子、山药同炖,大便燥结者应减少用量。
5、赤小豆
赤小豆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之效,适合湿热型脾虚患者。可与鲤鱼同炖,或煮汤代茶饮。阴虚津亏者不宜过量服用。
二、药物
1、参苓白术散
由人参、茯苓、白术等组成,主治脾胃虚弱兼湿气停滞,症见食少便溏、气短咳嗽。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感冒发热时停用。
2、香砂六君丸
含木香、砂仁、党参等成分,适用于脾虚气滞湿阻导致的脘腹胀满、嗳气吞酸。胃阴不足者慎用,服药后出现口干可减量。
3、补中益气丸
以黄芪、党参、白术为主药,针对中气下陷型脾虚湿盛,表现为久泻脱肛、内脏下垂。外感实热证禁用,宜饭前温水送服。
4、附子理中丸
含附子、干姜等温热药,用于脾胃虚寒湿浊内停,见四肢不温、腹痛喜按。高血压患者慎用,不可与半夏等同服。
5、四君子汤
经典健脾方剂,由人参、白术等四味组成,适合单纯脾气虚弱者。阴虚火旺者需配伍养阴药,煎煮时宜文火久煎。
脾虚有湿者日常应避免暴饮暴食,忌食生冷瓜果、肥甘厚味。可适当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避免涉水淋雨。保持规律作息,注意腹部保暖,每晚可用掌心顺时针按摩中脘穴。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明显消瘦、水肿时需及时复诊调整用药方案。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