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百日咳的症状与中医辨证治疗
小儿百日咳主要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中医辨证可分为风寒袭肺型、痰热壅肺型、肺脾气虚型、气阴两虚型、风热犯肺型五种证型,需结合具体证型采用中药汤剂或中成药治疗。
1、风寒袭肺型
咳嗽声重,痰白清稀,伴有鼻塞流清涕,舌苔薄白。治疗宜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可选用止嗽散加减,常用药物有麻黄、杏仁、紫苏叶等。患儿咳嗽时家长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直接吹风。
2、痰热壅肺型
咳嗽痰黄黏稠,面赤唇红,舌红苔黄腻。治疗宜清热化痰、宣肺平喘,可选用麻杏石甘汤加减,常用药物有石膏、杏仁、桑白皮等。家长可给患儿饮用梨汁帮助稀释痰液。
3、肺脾气虚型
咳嗽无力,痰白量多,食欲不振,舌淡苔白。治疗宜健脾益肺、化痰止咳,可选用六君子汤加减,常用药物有党参、白术、茯苓等。建议家长准备易消化的米粥等流质食物。
4、气阴两虚型
干咳少痰,口干咽燥,舌红少苔。治疗宜益气养阴、润肺止咳,可选用生脉散加减,常用药物有麦冬、五味子、太子参等。家长可适当给患儿饮用蜂蜜水缓解咽干。
5、风热犯肺型
咳嗽痰黄,咽喉肿痛,伴有发热,舌红苔薄黄。治疗宜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可选用桑菊饮加减,常用药物有桑叶、菊花、连翘等。患儿发热时家长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
百日咳患儿日常需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刺激性气味诱发咳嗽,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适量食用雪梨、白萝卜等润肺食物。咳嗽发作时家长应轻拍患儿背部帮助排痰,注意观察有无口唇青紫等缺氧表现。治疗期间须严格遵医嘱完成疗程,中药汤剂宜温服,服药后半小时内避免进食生冷。恢复期可适当进行呼吸训练,如吹气球等增强肺功能,但需避免剧烈运动。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