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女性的生殖道结核应该如何用药

发布时间:2018-04-2456145次浏览

对于女性朋友来说,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疾病在侵袭女性的身体,生殖道结核就是这样的一种病,那么,女性的生殖道结核应该如何用药呢?

1.异烟肼(Isoniazide,INH)

对结核杆菌具有高度特异抗菌作用,较高浓度时对繁殖期结核杆菌有杀菌作用。对细胞内结核杆菌也有杀灭作用,其作用比链霉素强500倍。作用机制可能系干扰菌体蛋白、叶酸、碳水化合物、脂质等的代谢,并抑制结核菌细胞壁结核环脂酸的合成,使细菌丧失耐酸性、疏水性和增殖力而死亡。

2.吡嗪酰胺(Pyrazinamide,PZA)

在试管内对结核菌的作用不强,但对细胞内或偏酸性环境持续存活的结核菌呈现杀灭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菌体内的酶解,脱酰胺而转化为吡嗪酸,因而呈现抗菌作用,也有人认为与其阻碍细菌摄氧,干扰菌体正常代谢有关。体内试验表明,本品能进入细胞内杀灭结核杆菌,与利福平和异烟肼合用,有明显协同作用。本品对异烟肼、链霉素耐药的结核杆菌也有抗菌作用。在动物实验中,吡嗪酰胺的作用比氨基水杨酸钠强,但不及链霉素和异烟肼。单独应用本品细菌极易产生耐药性。

3.氨基水杨酸钠(Sodium Para-aminosalicylate,PAS)

能阻碍结核菌合成叶酸或阻碍其生长繁殖,也有人提出它竞争性抑制分枝杆菌合成而起抑菌作用。

4.氨硫脲(Thiacetazone,TB-1)

对结核菌呈抑制作用,并激活吞噬细胞。抑菌机制可能为阻碍细胞核酸的合成或抑制结核菌素状因子形成。本品治疗剂量所能达到的血药浓度偏低,作用时间短暂,不适用于急性进展的重症结核病,也不用于间歇性化学疗法。服用本品易产生耐药,突变耐药菌率为10-3,试管内氨硫脲与乙硫异烟胺呈单向交叉耐药。

5.乙胺丁醇(Ethambutol,EMB)

抑制敏感细菌的代谢、干扰RNA的合成而导致细胞死亡,对生长繁殖期细菌有较强活性,对静止期细菌几乎无作用。本品具有杀菌作用,并能在细胞内、外发挥抗菌作用。对各型分枝杆菌具有高度抗菌活性,结核菌对本品的耐药突变率为10-6~10-5。乙胺丁醇与其他抗结核药之间无交叉耐药性。联合用药可延缓其他抗结核药耐药菌株的产生。

6.氧氟沙星(Ofloxacln)

对结核杆菌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可试用于对一线抗结核药物产生耐药性或不能耐受的结核患者。

7.利福平(Rifampicin,RFP)

抑菌作用主要在于抑制敏感菌DNA聚合酶。

8.链霉素(Streptomycin Sulfate,SM)

系由链霉菌产生的抗生素,临床应用其硫酸盐。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作用机制主要在于阻碍结核菌蛋白质的合成。在体内对细胞外的结核菌有杀灭作用,但对细胞内(处于酸性环境中)的结核菌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结核菌对本品易于产生耐药性。其突变耐药菌的发生率约为l0-6~l0-5。单独应用本品3个月,60%~70%出现耐药菌。

9.卡那霉素(Kanamyclne Sulfate,KM)

系由链霉菌所产生的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其主要抗菌活性成分是卡那霉素A,也含有少量(<5%)卡那霉素B和微量卡那霉素C。

杀菌剂——异烟肼(INH)、利福平(RFP)。

半杀菌剂——链霉素(SM)(细胞外杀菌)、吡嗪酰胺(PZA)(细胞内杀菌)。

抑菌剂——乙胺丁醇(EMB)、对氨水杨酸(PAS)、氨硫脲(TBI)、卡那霉素、氧氟沙星等。

[选用原则]

对活动性结核病坚持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和全程使用敏感药物。

(1)早期:早期病变的TB菌代谢旺盛,局部血管丰富,药物易杀灭结核菌。

(2)联合:减少耐药性。

(3)规则:避免“死灰复燃”。

(4)适量:剂量过大不良反应大,过小无效。

(5)全程:减少复发。

[注意事项]

1.INH:

片剂:0.1g/片。

用法:0.3g或0.4g每日1次。

副作用:①周围神经炎;②中枢神经系统中毒(抑制或兴奋);③肝脏损害。

注意点:①大剂量(每日量>10mg/kg)时可同时服用维生素B6每日10mg以减轻副作用;②服药期间密切监测肝功能、视力及外周血象;③疗程中忌饮酒;④孕妇、哺乳期妇女、有癫痫史者慎用。

2.RFP

胶囊或糖衣片:每片100mg、150mg、300mg。每瓶100粒。

用法:0.45~0.6g,每日1次。

副作用:①肝损害;②胃肠道反应;③过敏反应等。

注意点:①不宜与对氨基水杨酸盐同时服用;②服药期间,汗液、尿液、痰和眼泪呈橘红色;③本品可干扰避孕药的效果;④本品可增强INH的毒性;⑤哺乳期妇女慎用。

3.PZA

片剂:每片0.25g、0.5g。每瓶100片。

用法:0.5g,每日3次。

副作用:高尿酸血症、关节痛、胃肠道反应、肝损害。

注意点:定期监测肝功能。

4.SM

注射粉剂:每瓶0.75g、1g。

用法:0.75~1.0g,每日1次肌注。

副作用:听神经损害、肾损害。

注意点:用药期间一旦出现口周麻木、前庭功能障碍或听力异常,应立即停药。

5.EMB

片剂:0.25g;每瓶100片。

用法:0.75~1.0g,每日1次口服。

副作用:视神经炎。

注意点:避免与对氨基水杨酸钠同时服用,糖尿病患者慎用。

6.PAS

目前使用较少。

7.氟喹诺酮类

有中等强度的抗结核作用,当选用上述药物有禁忌时可考虑使用,如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等。

[建议]

1.短程化疗

联用INH、RFP等两个以上的杀菌剂,可将疗程由以往12~18个月的标准长程疗法缩短至6~9个月的短程化疗。要求:①必须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杀菌剂;②以INH和RFP为基础,并贯穿于疗程始末;③不加抑菌剂,但EMB例外,如含有EMB时疗程应9个月。标准短程化疗:包括(RFP+INH+PZA)X2个月,然后(RFP+INH)X4个月。

2.几种给药方法

(l)间歇用药:每周规律的用药2~3次,能达到每天用药同样的效果。

(2)两阶段用药:在开始化疗的1~3个月内每天用药(强化阶段),其后每周3次间歇用药(巩固阶段)。间歇用药中每次INH,RFP、EMB等药的剂量应增大,SM、PAS等不宜加大每次投药量。

(3)督导用药:看服到口,加强宣教,取得配合。

(4)顿服用药:便于督导,疗效好。

相关推荐

01:06
恶性肺结节能不能根治
如果是早期恶性肺结节,一般可以根治;如果是晚期恶性肺结节,通常不可以根治。1、早期恶性肺结节:如果是早期体积较小的恶性肺结节,没有出现淋巴结转移,及时发现并进行手术切除,一般可以根治。但术后要结合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等辅助治疗,以彻底清除肿瘤组织,防止复发和转移。2、晚期恶性肺结节:对于晚期恶性肺结节,一般会出现远处转移的情况,手术切除可能也无法根治。此时,可以通过化学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控制病情,有助于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减轻患者的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根据医生建议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12岁儿童膝盖疼是什么原因
十二岁儿童出现膝盖疼痛的生理性原因:一、生长痛,因为在十二岁左右,孩子开始进入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此时有可能会出现较明显的生长痛的情况。二、运动损伤,如在运动过程中,孩子不小心损伤膝关节,此时有可能会出现运动后的损伤、疼痛。三、运动以后引起的疼痛,若平时运动量较小,突然增大运动量,会产生较多的乳酸,导致肌肉、关节疼痛。另外,还有一些病理性情况,如孩子有一些较明显的感染,如炎症的存在,或有一些孩子由于肿瘤压迫,或肿瘤的转移,导致引起膝盖的疼痛。
语音时长 02:36

2021-09-29

63175次收听

促纤维组织增生小圆细胞肿瘤有什么症状
促纤维组织增生小圆细胞肿瘤,此种肿瘤是一种腹腔的恶性肿瘤,往往会出现一些大量的腹水等情况,出现腹水以后就会出现肚子胀。如果腹水的量特别大,就会挤压腹腔里的器官,腹腔里的器官挤压胃,就会出现食欲下降,吃的比较少,吃一点就会感到特别饱,吃不下饭。如果腹水量大压迫了肾脏,就会出现少尿,小便特别少。如果腹水比较大,向上顶膈肌,膈肌下降困难,就会影响呼吸,出现呼吸的表浅等。总之,促纤维组织增生小细胞肿瘤不多见,其症状主要是因为大量腹水引起的一些症状。
语音时长 01:31

2021-07-09

80967次收听

蝶鞍扩大是什么意思
蝶鞍扩大属于影像学的表现,通常是指蝶鞍骨质出现了薄弱或直径变大,并没有特殊的意义,可能提示患者存在有垂体肿瘤或囊肿的改变。当然,如果患者有时候正常的垂体分泌较为旺盛时,也可能会出现压迫周围造成蝶鞍扩大的现象出现。建议患者出现蝶鞍扩大后,应该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检查,主要包括增强CT、垂体激素、增强核磁等,主要是明确垂体是否存在病变的问题。如果属于垂体肿瘤应该要进行手术切除,如果属于垂体囊肿,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来选择下一步的治疗。如果只是单纯的蝶鞍扩大,可以先暂时观察,不予处理。
语音时长 01:10

2021-05-28

72299次收听

02:18
肿瘤越大说明是良性吗
该说法并不准确,若恶性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未长大就远处转移、扩散,易被发现导致其不可能长大。而肿瘤在体内长得很大未被发现,则有两种可能,一是肿瘤未出现转移可能是良性,二是低度恶性。所以,肿瘤越大,良性的概率越高。但肿瘤的恶性程度较高,个人耐受性高,未及时就医,也是个恶性肿瘤。所以,若肿瘤对身体没有危害,良性的概率更高。另外,肝脏有可出现迅速增长的大的恶性肿瘤,对与肝脏而言,肿瘤大小不能和良恶性挂钩。但腹腔、腹膜的肿瘤,倾向良性的可能性更大。
02:41
有设备有保障能得到好的疗效吗
不是有设备有保障就能得到好的疗效。第一,很多病人经常问这个刀、那个刀。其实如果天天谈到什么刀,那是做广告;第二,真正放疗的疗效,有设备是前提,人是关键。规范的操作流程是保障疗效的一个方面,最后有装备、规范流程;第三,剂量模式创新。就是放疗经过100多年,最早是常规剂量,不能根治大多数肿瘤。到今天随着剂量聚焦,对肿瘤诊断的精确,剂量发生改变。所以只有设备有保障,不能决定疗效的好坏,要整个技术好,需训练有素的团队、创新方案适合,病人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疗效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02:46
如何对待放疗的并发症
控制放疗的并发症,要学外科思维,大胆用剂量,通过内、外科系统处理把肿瘤控制好。放疗副作用虽小,但有的正常组织和肿瘤根本避不开,所以必须正确对待放疗的并发症。肿瘤治疗的最大并发症是肿瘤不能控制,肿瘤不能控制或复发或未控,会影响患者寿命,对待并发症要和外科大夫学习,外科开刀要内科帮忙,心脏、呼吸、急救,还有麻醉,都围绕外科。
怎么对待放疗的并发症
放疗的副作用虽然轻、小,但是有的部位的肿瘤和正常组织紧密的黏连在一起。实际上有的正常组织和肿瘤根本就避不开,所以我们必须要正确对待放疗后产生的并发症。肿瘤治疗的最大并发症是肿瘤不能控制,肿瘤不能控制或者复发或者未控,病人就得死亡。所以对待并发症的时候要和外科大夫学习。外科大夫开刀要内科大夫帮忙,心脏、呼吸、急救还有麻醉,这么多科围绕外科转,所以放疗医生在对某些肿瘤,像胰腺癌,它胰头侵犯了十二指肠,这个时候它的最大并发症是把剂量提高,把肿瘤摧毁掉,十二指肠可能带来损伤,这十二指肠的损伤对于外科而言,它是个简单问题,做个改道,旷职就可以处理掉。对病人而言,把肿瘤控制是关键,所以十二指肠损伤这个并发症可以通过别的学科来协同处理。患者如果担心并发症的发生就会让医生不敢把放疗剂量提升,所以疗效就打折扣。放疗既然把它叫“刀”,那就要学外科的思维,要大胆的使用剂量,通过内科、外科系统把并发症处理掉,把肿瘤控制好。
语音时长 01:31

2020-07-17

62450次收听

早期肿瘤如何治疗
早期肿瘤治疗,需根据肿瘤所在的位置和长在什么器官,还有年龄、性别等等针对性选择,一般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放疗等。比如早期乳腺癌,可能局部切掉,需要保乳手术,再加放疗,乳腺能保留,肿瘤的根治性很高。如果早期胃肠肿瘤,手术的优势把肿瘤切掉,胃肠也吻合,可以根治。所以胃肠肿瘤、乳腺、甲状腺等,早期可以根治,外科手术优先。但是内脏器官肿瘤,像肺癌早期,85岁,一公分,这时开刀就没意义,放射线治疗没有创伤,能量聚焦很强,过程安全,摧毁肿瘤的结果非常彻底,而且也没有任何器官功能影响,所以放疗优势很明显。肝癌是在肝炎、肝硬化基础上才发生肝癌,肝功能本来就差,但是在肝炎的基础上发生肝癌,即使肝癌治好了,但有肝炎病史,病毒性相关因素存在,所以肝脏还会得癌。这种要考虑治疗过程的安全性、治疗结果的彻底性、治疗功能保存性。对比手术和放疗,放疗的优势更大。
语音时长 01:55

2020-05-08

53268次收听

02:43
放射线可以杀灭肿瘤吗
放射线可以杀灭肿瘤,但是放射线它的功能、用处很多,射线能否杀灭肿瘤决定射线的强度。射线杀灭肿瘤的两个条件:第一,能量强度要相当高。第二个杀灭肿瘤,要把能量聚焦,能量聚焦是放疗的一个关键,但聚焦能量以后,要投射到肿瘤的部位,所以放疗能杀死肿瘤。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的应用,能量聚焦的机器已经做到,要投射到肿瘤,就需要很多科技元素的参与,也要影像诊断,要对肿瘤准确的发现,要有定位,然后最后要有计划,最后彻底的精准指导,准确打击。能量结构把细胞消灭掉,是整个医学科学完美结合的产物。放射线治疗损伤很低,治疗过程很安全,治疗风险很小,生活质量很高,放射线能杀死肿瘤,而且是治疗癌症的优先手段。
X刀技术的适应症
X刀技术的适应症比较广,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技术,通过读病灶进行照射,就能达到类似开刀治疗的目的。不管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都可以治疗。适用于身体多部位的肿瘤病灶,还有经过手术切除之后残留的病灶也可以通过X刀技术来消除。而且这种治疗技术的优点很多,对身体的创伤小,没有什么副作用,深受患者的青睐。
甲氨蝶呤主治什么
甲氨蝶呤是一种抵抗肿瘤药物,它可以治疗的疾病种类还有很多,像各类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宫颈癌,头颈部癌等,这种药物还可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需要注意可能会导致咽炎,口腔炎等副作用。
喝中药肿瘤会缩小吗
中药治疗疾病有独特的效果,如果是良性肿瘤,肿瘤比较小,喝中药会使肿瘤缩小。但是如果是恶性肿瘤,则不会缩小。
腺体瘤能治好吗
中医治疗胰腺癌好处多。中医对胰腺癌病人的病情控制及治疗效果越来越被推崇。胰腺癌的发病比较常见,而且随着我们生存环境的变化,导致了我们身边的胰腺癌患者也正在日益增加。虽然治疗胰腺癌的方法有多种,但是人们对胰腺癌的中医治疗越来越重视,尤其是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中医治疗胰腺癌的优势越来越显著,那么中医治疗胰腺癌有哪些好处呢?
腹腔内热灌注化疗
腹腔内热灌注化疗(IPCH)是源自于腹腔内灌注化疗(intraperitonealchemotherapy,IPC)。腹腔灌注化疗用于治疗胃癌已有40余年的历史,近年对其治疗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基于腹腔内灌注化疗药物可增加药物与腹膜的接触面,提高局部药物浓度,从而减少或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再加上热力的作用,对腹腔种植的肿瘤具有较好的姑息治疗作用,少数可达治愈。只要正确处理并发症,一般不会出现较严重的后果。这就是腹腔内热灌注化疗。它是1980年由Spart等提出的腹腔内恒温热灌注化疗(HIP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