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中医临床研究冠心病心绞痛的思路方法

发布时间:2018-04-1350051次浏览

冠心病心绞痛为心血管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认为属于“胸痹”、“心痛”等病的范畴。近年来,现代医学防治冠心病研究发展迅速,基本可概括为3个方面:(1)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缺血心肌血供;(2)降低心肌耗氧量;(3)增强心肌细胞本身耐缺血缺氧的能力。尽管现代医学药物治疗、介入性治疗在迅速改善血供、缓解心绞痛发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对如何控制心脏病事件(猝死、心肌梗塞)和预防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仍缺乏真正有效的对策。临床和实验研究皆证明,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粘聚、提高患者运动能力和生命质量等作用。尤其是活血化瘀方药的研究较为深入,证明其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的机理,除改善心肌血供外,还可调节心肌缺血相关基因,如一氧化氮合酶(NOS)、热休克蛋白(HSP)的表达,参与缺血心肌细胞的自身调节等,在研究冠心病心绞痛的思路方法方面应注意以下方面的间题。

1. 观察方法相对滞后,限制了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研究的发展

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普及应用,冠心病的诊断有了迅速发展。中医临床由于自身设备条件的限制,虽已有个别单位将核素心肌扫描、冠状动脉造影用于观察中药疗效的报道,但大多数仍然沿用20年前的标准,即临床症状、心电图和对硝酸甘油类药物的反应。随着人口的老化及并发病增多,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表现逐渐复杂,非典型心绞痛逐渐增多。普通心电图的可靠性仅在40%左右,硝酸甘油类药物对食管痉挛、狭窄心包炎等引起的疼痛亦有一定的作用,以此观察中药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不要说诊断的可靠性,即使肯定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也会有诸多因素影响临床疗效的观察结果。如心电图,多数病人在心绞痛不发作时,显现正常心电图表现,心绞痛发作时才出现异常变化。而心绞痛发作与否和发作的轻重,与患者的生活环境、习惯、精神状态、活动强度等密切相关。如何排除患者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对患者心电图、临床症状的影响,是极为棘手的问题。近年来,有报道采用次极量级心电图运动试验、24小时心电图监测累计的心肌缺血程度观察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观察结果的可信性。但次极量级心电图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可靠性也只在70%左右,24小时心电图监测对劳累性心绞痛缺乏敏感性。

目前,国内每年皆有一些新的治疗冠心病中药应用于临床,除极少数药物外,大多不能踏进国际市场的大门,其原因除药学研究不能达到有效药物成分清楚及药代、药动过程明确的要求外,更为主要的原因则是没有充分采用国际统一疗效标准以证明中药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优势。对于疗效的可靠性评价,显然用较少受其他因素影响的客观病理学、形态学证据最具说服力。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纹痛疗效的观察,由于受国内经济条件及传统认识观念的限制,其影像形态学的观察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应用。此外,临床研究最强调随机双盲,以排除人为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由于中药自身性味、色泽等的差异,临床双盲研究有一定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观察结果的可靠性。尽可能采用随机双盲对比方法,按照国际诊断和疗效判定标准,在疗效可靠性、安全性和长期生存质量等方面与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冠心病西药如消心痛、硝酸甘油、阿司匹林及以前应用的中成药进行比较观察,才有可能客观评价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逐渐提高其研究水平。

2. 辨证辨病结合,提高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水平

寻求证和病在疾病某一阶段的相互联系与差异是证病结合的关键所在。在中医辨识疾病某阶段临床症状所属性质(寒、热、阴阳)的过程中,尽可能赋予量化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研究现代医学量化检测指标和症状轻重的相关规律;在中医辨病过程中,吸取西医学疾病包括病理、生理改变的认识,运用中医传统理论,把握冠心病心绞痛某阶段具有的特殊症状的病机特性、证的归属及其病理生理改变和中医病机、证的联系。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应为中西医结合临床冠心病心绞痛研究的结合点。

中医、西医尽管有不同的理论体系和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方法,但是中医和西医的认识也有相一致之处。西医学疾病在同一疾病的某一阶段,疾病多有相同的病理变化,临床症状亦大多相似,这种一致性反映在中医临床的认识上,亦应有自己的规律。如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发作期,病理变化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痉挛,血小板粘附、聚集,血栓形成等,中医认为属“不通则痛”,其不通之因多为气滞、寒凝、血瘀、痰阻等。进而辨之,劳累性心绞痛,因其病因“劳”而发,依据中医动则耗气的认识,认为病机为气虚血瘀,多可采用益气活血方法治疗;变异性心绞痛或以冠状动脉痉挛为主要诱因引发的不稳定性心纹痛,疼痛多发生在凌晨4-5时,中医认为多属阳虚寒凝,宜用温阳宣通、活血化瘀法治疗等。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过程中,皆显示有一定效果。在此基础上,结合传统中医理论认识,扶正时注重脏腑的特点和脏腑之间的联系,祛邪时注意邪气的性质,不断总结验证,会对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作用。

证病有机结合,进行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的评价,既注意病理生理变化,又注重机体的整体状态,可望得出较为切合临床实际的令人信服的结论。在血瘀证和冠心病心绞痛轻重的关系研究方面,国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证明血瘀证轻重和冠心病心绞痛类型、轻重有一定关系。如不稳定性心绞痛较稳定性心纹痛血瘀症状为重,这也符合现代对证的微观研究的结论。我们比较研究了血瘀轻重和冠状动脉造影所示冠状动脉病变轻重的关系,证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血瘀证的轻重有一定的相关性。尽管因个体差异,使内在的生理病理变化反映在临床症状上会有许多不同,但相同病理变化表现在临床上的症状总有一定的规律,这为证病结合提供了基础。血瘀证和活血化瘀治法在冠心病领域的研究,不仅研究了血瘀证轻重变化和冠心病心绞痛轻重及不同类型的相互关系,同时也将血瘀证状态下的微观变化(如血流变学的改变、血小板功能的改变)作为血瘀证轻重变化的客观标准和冠心病心绞痛的轻重类型结合起来,进行比较研究,为临床评价活血化瘀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建立了较为科学的方法,值得冠心病心绞痛中气虚证、痰阻证等其他证的研究借鉴。

3. 发挥自身优势,寻找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的突破口

中医方药因其成分复杂,往往一味中药即含有几十种或上百种成分,对某一病理生理改变的单一靶向作用,多不如西医化学合成的药物。就扩张冠状动脉、迅速缓解心绞痛的作用而言,目前还很难有一种中药能与西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常用药物硝酸甘油、消心痛相比。无论是价格、还是起效时间和作用强度,单一靶向作用的西医化学药物比中药有一定优势。如何在西药有力的参照面前,发挥自身的优势,证实这种优势,不仅是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所面对的间题,也是整个中医临床所面对的问题。

由于单一靶器官作用不如西医化学药物,中医往往把自己的优势归结为整体功能调节。对于许多功能性疾病、精神疾病,中医整体调节有一定的优势,但对某一病理生理改变基本清楚的疾病,盲目自夸其整体调节的作用,反而会让自身处于替代或辅助的地位。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目的在于迅速缓解疼痛、减少或控制心绞痛发作、预防心脏病事件发生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中医整体调节,无论是调节阴阳平衡,还是气血运行,最终仍要落实到具体作用环节和治病效果上,没有生理病理改变的好转,单纯临床症状改善,不能视为中医的优势。因此,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研究,不能空洞地强调整体调节,还要研究药物的具体治疗效果。70年代以来有关冠心病心纹痛中医药治疗研究证明,中药有扩张冠状动脉、抗血小板粘聚、防止血栓形成等作用,这些药理作用综合反映到整体上的效果如何?这不仅需要实验研究去证实,更重要是通过大样本、多中心的双盲随机对比观察去客观评价。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和西医化学合成药物相比,一般认为有如下优势:(1)毒副作用相对较少,适合于长期应用;(2)一个药物可作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多个病理环节;(3)改善患者伴随的症状如气短、乏力,精神抑郁,性功能减退等较为明显;(4)一些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有效成分已显示出了有希望的应用前景,如葛根素、丹参酮、水蛙素,蚓激酶等。现代医学影像技术为观察中药疗效提供了科学方法,从细胞分子水平研究心肌细胞自身抗缺血缺氧损伤能力的思路方法,值得中医研究借鉴,病证结合,在病的基础上,建立客观规范的中医证(包括临床症状和微观病理变化)的标准,运用中医传统理论去认识现代医学先进科学方法观察到的病理生理现象,反复验证总结,以形成中医自身的较为完善的科学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医药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作用机理,开发有效的中药复方、有效部位及单体药物,相信会给人类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带来美好的前景。

相关推荐

02:10
心绞痛的症状有哪些症状
心绞痛的主要症状表现为一种发作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同时可伴有呼吸困难、出汗、恶心呕吐等表现,一般在休息或舌下含服麝香保心丸、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等药物后,患者心绞痛的症状即可有所缓解。
02:24
心绞痛症状5个典型症状
不同类型的心绞痛表现出来的症状有所不同,且并非固定的5种典型表现。一般来说,心绞痛多表现为胸部、心前区压榨性疼痛,疼痛可能会放射到上肢、后背、咽喉部等,同时伴有胸闷、气促等症状,必要时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相“瓣”一生
患者男、72岁,因20年前出现无明显诱因的胸痛,在近一周加重入院,结合患者体征及相关检查确诊为不稳定性心绞痛,取得患者知情同意书后,在全麻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二尖瓣膜置换术,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活动能力较前增强,活动后无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
60岁患者因胸闷胸痛诊断出心绞痛,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
一位60岁老年患者因胸闷胸痛不适来到我院寻求救治,我通过心电图和心脏彩超检查结果判断是心绞痛,对此,给予患者口服阿司匹林、奥扎格雷、阿托伐他汀等药物进行治疗。患者配合治疗9天,不适症状缓解,我叮嘱一些注意事项后准予出院。
心脏彩超多久做一次比较好
多久做一次心脏彩超主要是根据患者病情来决定。对有严重心脏疾病患者,做心脏彩超的频率会比轻度的病人或者是普通人群肯定要高得多,如果患者正处于发病期间可能是每天都要做心脏彩超来检测,心脏的功能是否发生了变化,是更加严重了还是减轻了,以判定治疗的疗效。而对于普通心脏病来说,如果没有加重,没有心慌,胸闷气短的症状,没有心绞痛心悸的发作,没有胸闷等等这些症状也可以半年或者三个月做一次心脏的彩超体检。一旦心脏有不适,需要立即进行心电图的检查,甚至说做心脏彩超的检查。对于未成年人的人群来说,如果父母没有心脏病史的患者,也没有心脏不适的表现,就可以选择常规体检进行心脏彩超检查,一般来说也就够了。对于健康的成年人来说,如果在三十岁以前,而且心脏没有特殊症状,两年做一次心脏彩超也就够了。而对于三十岁以上的成年人来说,可在常规体检时,每年做一次心脏彩超检查。如果患者超过六十岁,由于心脏功能在逐渐地减退,尽量每半年做一次心脏彩超。对于父母有心脏疾病的患者来说,可以每年进行心脏彩超复查。由于心脏彩超的辐射比较小,可较为直观地诊断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心脏功能。如果心脏出现不适的症状,心脏彩超检查更为方便安全,甚至可以床旁做,没有射线,经济实用,简单方便,必要的时候可以定期用彩超来作为心脏病检查,观察治疗疗效的手段。
语音时长 02:13

2021-11-05

81657次收听

01:40
心痛吃什么药效果好
心痛的患者,如果出现心痛的症状,建议一定要早期明确心痛的原因,然后再对症用药。平时所说的心痛指的是心前区的疼痛,引起疼痛的原因可能是心脏疾病,这比如像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等,心绞痛常会出现劳累后有心前区的疼痛,经过休息或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候,可以症状获得缓解,但是部分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出现疼痛的规律并不明确,常在近期状态下也会出现。无论是哪一种,都建议明确冠心病的诊断,尽快到胸痛中心明确诊断,必要时需要完善冠脉CT或冠脉造影检查。根据情况大夫会指导患者进行用药。
01:35
心慌心跳加速失眠怎么回事
存在器质性疾病的患者,出现心慌、心跳加快、失眠,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或者有冠心病的患者,需要做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来了解有没有心律失常。比如频发室早、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有快速心室率的房颤等心律失常。同时还应该注意近期有没有脾气性格的改变,有没有体重的减少等应做甲状腺功能的检查,来明确甲亢性疾病。排除器质性疾病的人出现心慌、心跳加速失眠很可能是因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要是因为日常的压力过大或者经常出现焦虑所致可以进行一下情绪的放松。
发生心绞痛时该怎么办
心绞痛一般都发生在运动或者劳累的情况,以及生气的时候,突然出现的心前区包括胸骨后的压榨性的疼痛,持续时间一般不是很长,几秒钟或者是几分钟,疼痛还是比较剧烈的,心绞痛的病人多原有就是有冠心病史。如果出现心绞痛,首先要停止运动,这样可以减轻心脏的负担,如果能休息就坐下来或者躺下休息一段时间,可能心绞痛就可以停止。第二如果心绞痛发作的时候,身边有硝酸甘油或者是速效救心等药物,可以采取舌下含服,这样药物可能很快的发挥作用,能缓解心绞痛的症状。同时如果本身经常有心绞痛发作要长期服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比如硝酸酯类的药物,或者是曲美他嗪等改善心肌能量代谢的药物,这些药物都能够缓解心绞痛的发作。当然如果经常心绞痛发作呢最重要一点还要及时去医院就诊这样才能避免以后发生心梗。
语音时长 01:52

2021-01-15

107344次收听

运动型心绞痛治疗
运动型心绞痛的治疗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运动型心绞痛的患者,需要予以加强休息,避免过于劳累引起心绞痛,平时也不要做剧烈的运动,应该选择强度适中的运动方式,比如太极拳、散步、慢跑等;其次,当运动后出现心绞痛发作,需要及时原地休息,平静深呼吸,予以硝酸酯类的药物对症处理,观察症状有无缓解;最后,对于经常运动导致心绞痛,需要及时就医完善心电图以及心脏血管造影等检查,观察心脏血管的情况,必要时予以调整治疗方案。运动型心绞痛主要是由于剧烈运动后加重心脏负担,使得心肌耗氧量增加,从而导致心脏供血不足,然后进一步导致心脏出现心绞痛的症状。
语音时长 01:32

2020-12-10

113722次收听

心绞痛应注意什么
心绞痛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对于心绞痛的患者不要剧烈的活动,不要长期处于压抑激动等状态,不要吃一些刺激性食物,避免诱发心绞痛发作;第二个方面,对于心绞痛患者需要规律服用抗心肌缺血以及预防血栓形成的药物,还需要注意心绞痛的危险因素,予以控制好血压、高血糖以及高血脂等;第三个方面,心绞痛患者还应该注意定期进行心脏体检,以便于发现心脏病进展情况;第四个方面,还应该少吃坚硬食物,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发生便秘等情况。心绞痛的患者应该特别注意,对于长期心绞痛反复发作的,需要积极治疗,避免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等恶性事件发生。
语音时长 01:31

2020-12-10

86449次收听

心绞痛的早期症状
心绞痛早期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从没有任何症状到活动以后出现心前区不适,再到出现典型的心绞痛样的症状。而且相互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有一些患者可能一开始发作心绞痛就是比较典型的心绞痛的症状表现,毕竟大多数的心绞痛在发作的时候没有前兆。心绞痛早期的表现就是心前区的胸闷或者说是心前区的憋闷、疼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心绞痛都非常典型,有的人可能会表现为上腹部的疼痛,有的人可能会表现为嗓子的紧缩感,也有一些人会表现为牙疼,所以在临床上当出现下颌以下到上腹部以上的任何的疼痛、憋闷,都需要考虑到有心绞痛的可能,尤其是有一些病人年龄大、肥胖又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有吸烟、有高脂血症这些病人,当出现这些部位的憋闷或者不适的时候更应该小心,排除一下心绞痛的可能。
语音时长 01:19

2020-03-31

62259次收听

心绞痛做心脏造影有什么副作用
心绞痛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而患有心绞痛之后很多人都会选择做心脏造影,心脏造影一般是没有其它副作用的,但是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冠状动脉开口处可能出现冠状动脉夹层、心包填塞、造影剂肾病等并发症。但总的来说,冠状动脉造影是安全的。
01:11
心绞痛中医叫什么
中医根据心绞痛患者症状,将其归为以下几类:胸闷、憋气,诊断为胸痹;胃脘痛,即在胃部位出现疼痛,诊断为胃脘痛或心痛、心下痛;咽喉部窒闷感,可归属于胸痹范围;上肢或后背疼痛,归为胸痹。心绞痛是正气亏虚,痰浊、淤血、气滞、寒凝等病理产物阻于心脉,引起心脉挛急,临床以腹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心绞痛病人类型不同,临床表现也有所差异,属于中医不同疾病。
心绞痛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心绞痛是一种典型的心脏问题,一般来说主要是因为冠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而因为心脏出于重要的位置,出现了心绞痛多数患者还是比较重视的,患有心绞痛的同时往往还会伴随着其他的症状,我们要注意区分,那么,心绞痛的临床表现是什么呢?
心绞痛是怎么回事
很多人都会出现心绞痛的症状,尤其是中老年人是心绞痛的高发人群,但是很多人因为对于医学常识了解不多,同时也心存侥幸,认为心绞痛不太严重就不用治疗,其实心绞痛这种疾病危害可大可小不容忽视,那么,心绞痛是怎么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