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怎么办
中暑可通过脱离高温环境、物理降温、补充电解质、药物治疗、重症监护等方式处理。中暑通常由高温暴露、体液丢失、散热障碍、基础疾病、药物影响等原因引起。
1、脱离高温环境
立即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帮助散热。避免继续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防止症状加重。若在户外可寻找树荫或空调场所,室内需保持空气流通。
2、物理降温
用冷水擦拭皮肤或冰敷大血管处如颈部、腋下。可使用风扇加速蒸发散热,但避免直接对着患者吹风。体温降至38℃以下时停止降温,防止体温过低。
3、补充电解质
饮用含盐分的清凉饮料如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少量多次补充。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防止稀释性低钠血症。严重脱水需静脉补液治疗。
4、药物治疗
对高热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解热药。出现抽搐时可使用地西泮注射液,呕吐严重者可用甲氧氯普胺片。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重症监护
出现昏迷、持续高热、血压下降等严重症状时需急诊救治。医院可能采取冰毯降温、气管插管、血液净化等生命支持措施。热射病患者需入住ICU持续监测器官功能。
预防中暑需避免高温时段外出,户外活动时佩戴遮阳帽并定时休息。及时补充含电解质饮品,穿着透气浅色衣物。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应特别注意室内降温,出现头晕恶心等先兆症状时立即采取降温措施。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须立即就医。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