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中医如何快速退烧

58586次浏览

中医如何快速退烧中医最大的优势就是退烧,特别是外感发烧,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和后代的温病学派本来就是专门研究外感病的,中医退烧只要认证准,下手狠,效果一般来说是快速持久彻底的,不像西医西药很快下来但很快上去,甚至越来越高,可惜很多中医大夫不会治疗外感发烧,老百姓更是不知道中医中药退烧竟然比输液打针要来的快。记得好像老专家邓铁涛教授说过:“不会治疗外感发烧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中医大夫”。

外感发烧一般分为风寒风热,鉴别要点主要在症状,不在舌苔或者脉象,特别集中在冷、痛、汗三个字。

风寒外感:全身发冷,欲多穿衣服或多盖被子,头痛、关节痛、肌肉疼或者屁股什么地方的说不清楚哪里疼,无汗,用手在前胸后背摸摸是干干的(当然,用了西药可以短暂的出汗退热,那是假象),舌尖也可以很红。说是风寒,其实风寒在表,里面已经化热了,所以用药的时候是凉性热性中药都用的。关键是要发汗,《黄帝内经》说“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嘛。

方药:我习惯用麻黄剂,当然,很多大夫不习惯用麻黄,心里没底,不敢用的。我曾听别的专家用防风、桂枝、白芷、羌活等发散风寒但力量轻的中药也能解决问题,不过是两副药一起煎,而且顿服,就是煎两次后一次喝掉,可能效果也不错。我的方法通常是:生麻黄3-10克(根据年龄而定),桂枝10克,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薄荷15克后下,僵蚕10克,蝉衣10克,如果嗓子疼再加桔梗10克,藏青果3克,咳嗽的话加川贝、杏仁等等。

各位放心,麻黄一过性的用一下,不会有问题的,这才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呢,是中医的王道药霸道药,风寒束表很重体温很高的情况下用麻黄确实效果好,假如体温不是特别高,可以用炙麻黄,也可以不用麻黄,但薄荷是一定少不了的,记得,一定要后下呀,就是最后5分钟再放薄荷。非典期间,我在没有别的中药可用的情况下,曾经只用薄荷煎5分钟也给人退过烧的。我的这个经验,请教别的专家,有人擅长用麻杏石甘汤,其实道理是一样的。

风热外感:不冷、不疼、有点汗,起码摸上去身上不是特别干,我的经验是用银翘散合升降散,就是上方去掉麻黄、桂枝,仍然是薄荷不能缺。

还有一种情况是湿热体质简外感:舌苔厚腻,舌尖红,什么三仁汤呀、藿朴夏苓汤呀效果统统不能令人满意,什么最好呢?小柴胡汤合达原饮,柴胡10克、黄芩10-15克,厚朴10克,槟榔10克,草果10-15克,知母10克,生姜3片,也可以再加点金银花、薄荷之类的解表药,效果很好,不过要记得,其中的草果一定不能缺,否则效果难以保证。如果是夏天的外感,藿香正气水可以用的,胶囊效果差一些。

中医的特色是辨证施治,因人而异,但流行病除外,“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只要流感来了,仔细观察分析风寒还是风热,还是寒包火,还是湿热兼有外感,治疗过几个病人摸索出规律以后,其他病人都是大同小异的。

对于喝中药提前预防流行病的效果,我个人持怀疑态度,SARS期间,全北京人甚至全国人民喝中药,甚至当礼品送,搞的真正的病人买不到中药,是教训呢。其实真能预防吗?一个老专家笑着对我说,疫情流行,把人泡到中药缸里该得的也跑不掉,倒是应该在发烧初起时候发挥我们中医的威力,好钢用在刀刃上。

近期,有报道说有人喝中药预防甲流有明显的不适现象,这使我对喝中药预防感冒的看法不吐不快。

中医药治疗感冒,特别是在退烧、外感咳嗽等多方面效果突出,有很大优势,这里先不赘述,专门说说预防感冒。

内服中药预防流感,本人认为不宜提倡,理由如下:

1、效果不确定。从仲景以下,中医应对外感病的理论、方法均相当丰富成熟,甚至可以说,中医的发展史一大部分就是应对流行性感冒的历史,但是,与中医药治疗感冒相比,历代对内服中药预防流感研究并不是很多,经验也不能说是非常肯定的。再说,不论体质如何,一概推荐配方,难免带来个别的副作用现象,发生以后,再去责怪使用者本人也不太合理,他们毕竟不是医生。

2、浪费资源。本人清晰地记得,2003年非典横行,全国人民喝中药预防非典,别的医生我不知道,反正我当时治疗一些病人,开了药方买不到药,怎么会买到呢?药都让正常人喝了。当时,金银花、连翘、薄荷、藿香等都脱销了,如果病情再发展蔓延开来,药物的短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可想而知。好钢应该用在刀刃上呀。

3、有了感觉再内服中药不能算预防。有人会说,病人刚一有感觉,立马就喝中药,很快好了,感冒就不会发展下去,这点是肯定的,不用说正经中药,有时候喝姜汤都可以防止病情的发展,那是“既病防变”,我这里说的是完全的健康人不宜提倡喝中药预防。

4、非药物疗法预防流感宜大力提倡。前几天在网上看过鲁迅夫人许广平的一个亲属今年将近一百岁了,养生经验之一就是用热毛巾放在鼻孔处预防感冒。半年前也曾听过一个老中医的讲座,他介绍自己的养生之道,提倡预防感冒用家用吹发的催风机每天吹双侧迎香穴、双手第二掌骨(全息理论)、双足涌泉穴,这样的方法多好,既有一定道理,又不浪费资源,还不会带来毒副作用。应该大力提倡。

相关推荐

身上起白色透明小水疱说明怎么回事
身上起白色透明小水泡要注意,如果高烧的病人会出现密集的小的水泡,水泡又不大,大概小米粒儿大小,用手轻轻一弄就破了,这种情况叫做白痱。就是汗液没有排出来,在角质层,很表浅表皮的最上层才叫角质层,出现密集的小水泡没有关系,这个随着体温的下降,很快的水泡也就干涸了,随着有一层脱皮就会脱落下去,不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第二,如果身上出现白色透明小水泡,单崩的,单个儿的出现要注意第一个是不是水痘。水痘的表现是发烧,一天大概温度可以高也可以不高,37℃、38℃、39℃都可能,出现红丘疹,周边有红晕,上面有水泡,这水泡是透明的,而且逐渐的躯干部,四肢都会出现这种小水泡,水痘。水痘的治疗主要注意休息,一定要注意和周围的人注意隔离,尤其孩子,即使打过水痘疫苗,接触了也可能会出现不典型的水痘,起的水泡明显减少,发烧也不那么厉害。打了水痘疫苗相对来说不容易出现病毒性脑炎、肺炎或者其他的并发症,一般症状相对轻一点,还有出现白色透明水泡。第三,蚊虫叮咬,会发现蚊子咬了以后,局部出现水肿性的红斑,摸起来稍微有点硬。有的时候在这红斑上面,也会出现透明的小水泡,是由于局部压力高,液体释放到表面就会出现一个小水泡。第四,出现小水泡,有的时候老年人出现一种病叫做大疱性类天疱疮,也有小疱性的类天疱疮。这种情况,主要是跟体内的代谢是有关系的,脑细胞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出一些坏死的物质作为抗原,出现一些小水泡。还有一个叫大疱性天疱疮,天疱疮出现在三十岁到五十岁的人,相对比较年轻,这种泡会融合形成大泡,皮肤表面稍微一捻就会整个表皮脱落,皮会随着手的捻动就会被提了起来,就像床单在床上被提起来一样,那这种情况就比较严重。大泡性天疱疮是皮肤科比较严重的疾病,赶快到医院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3:12

2021-11-05

97791次收听

反应迟钝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造成反应迟钝原因,分为生理性原因和病理性原因。生理性原因包括失眠、负面情绪;病理性原因包括阿尔茨海默病、急性脑血管病、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反应迟钝指是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对自己作出恰当反应,或反应较为缓慢,患者睡眠相对较多,且对周围环境和事物不感兴趣。
03:08
连续三天体温都在37度2是怎么回事
在临床上37℃以上、38.5℃以下的就都叫低热。37.2℃说明已经超过了正常人的体温,属于低热,说明机体内有炎性反应的存在。如果仅有体温升高的情况,一般内科性的疾病比较多,内科性的疾病都是先会出现发热,然后有腹痛的表现。发烧还要看有没有其他的表现,像是否咳嗽、咳痰,是否引起感冒、流鼻涕这些情况,还要看有没有肚子疼、腹泻这些胃肠道情况。如果这些情况都没有,仅是单纯的发烧,还要注意有没有相关内科免疫系统疾病情况。如果是持续的体温升高不退,建议还是要积极去医院就诊,进行相关的化验的检查。
02:57
额头测体温正常范围
在临床上,额头测温不是一个常用的方式,临床上常用的方式是腋窝的温度,还有测量肛门和口腔的温度。额头的正常温度是35~37℃之间,如果低于35.0℃,或高于37.0℃,建议做腋窝、口腔、肛门等温度的复测。确实有低热或高热的情况,需要做进一步的处理。如果体温是正常范围,但是有咳嗽、咳痰、咽喉疼痛、肌肉的酸痛,以及味觉和听力的下降等新冠肺炎相关的症状,需要相关的人员进一步确认,你的居住史或逗留史,或密切接触者的接触史,然后做进一步的处理。
02:49
怀孕多久体温会升高
怀孕随着雌孕激素的变化,体温会有升高,会升高0.3到0.5度,一般体温不超过三十七度。升高的时间是指停经四十天以后,持续两到三周,两到三周以后体温会逐步下降到原来的水平。如果体温超过三十七度或者伴有其它的一些临床症状,比如有咳嗽、咳痰、尿频、尿急、腹痛、腹胀、腹泻等这些相关的一些临床症状,考虑这种发烧不是怀孕引起的生理性的升高,可能是有其它的疾病引起的病理性的发热,这种情况就得需要及时去医院做相应的一些诊断和治疗的处理。
03:03
低烧是多少度
谈到低烧以腋温为准,也就是腋下测体温,它的低烧标准就是37.3度~38度之间。最常见的引起低热的病变,像结核、结核的表现就是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纳差,如果有这种上述表现,建议查胸部CT,明确一下诊断,还有一些其他系统的疾病也可能会引起低热,像感染。还有像甲亢患者,有基础代谢率增高,可能会伴有低热。像一些肿瘤的晚期或有一些血液病,淋巴瘤等也会可能会出现反复的发热。针对于低热的处理,基本上不太建议降温处理,一般是注意多喝水休息。如果体温超过38度5以上,建议降温处理。
03:20
不明原因低烧几大疾病
不明原因低烧常见以下几种:第一是感染性的,感染性最常见的可能是像结核,肺结核以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纳差为主要临床表现,还有一些病毒感染,像肝炎会出现反复的低热,还有就是一些其他的感染,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扩张,反复的泌尿系感染等。第二种非感染因素又分为最常见的一类可能是自身免疫病,像狼疮,还有一些干燥综合征,皮肌炎等等,这时候会出现反复的发热。第三方面像肿瘤性疾病,像白血病或一些淋巴瘤可能会出现反复发热。第四是一些像甲亢这种因为这种代谢增强也会出现低热。
连续三天发烧38度有什么影响
连续三天发烧38度,并不会对身体的脏器造成明显的伤害,但是有可能会引起精神萎靡、食欲下降、情绪低落以及四肢乏力等症状。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痛、头晕以及心悸等不适。具体对身体会有什么影响,主要取决于导致发烧的原因。身体出现发烧多是由于体内炎症反应所导致,临床上最常见的就是病毒或者细菌等致病微生物感染,建议尽快到医院完善血常规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给予针对性的抗感染治疗。如果是肺结核的患者连续出现发烧的症状,没有及时治疗,有可能会导致他人感染。
语音时长 01:03

2021-05-21

112712次收听

宝宝流感发烧一般几天能好
宝宝如果出现流感,那么身体就会有不良的症状,发烧就是很常见的一种,一般需要一个礼拜到10天左右的时间会恢复,想要让恢复速度更快就要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做好降温措施,正确服用药物,要定期到医院复查。
结核性胸膜炎发烧怎么办
结核性胸膜炎伴有发烧治疗首先是针对病因抗结核治疗,多饮水、若体温超过38度,临时予以退热片口服降体温。另外,结核性胸膜炎并用糖皮质激素有利于结核中毒症状的缓解。使用糖皮质激素后患者体温一般会降至正常范围内。结核性胸膜炎治疗目标除治疗控制结核病,包括胸液吸收、解除发热等中毒症状外,还应尽可能减轻胸液吸收后残留的胸膜增厚、粘连、防止对肺功能的减损,减少因胸膜增厚所致的后遗症,如继发性支气管扩张、不可逆性压缩性肺不张、圆形肺不张等。减少而防止治疗后肺结核及肺外结核的发生也是重要的。结核性胸膜炎的化疗原则与活动性肺结核相同,也应坚持早期、联合、规律、全程及足量的五大原则,其中早期治疗肺结核更为重要。一般认为结核性胸膜炎并用糖皮质激素有利于结核中毒症状的缓解,促进胸液的吸收、减轻胸膜增厚。
语音时长 01:25

2020-03-20

58506次收听

发烧39℃严重吗
发烧39℃后查明发热的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发烧的病因很多,临床上可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性两大类。对于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真菌、结核等均可引起感染。非感染性发热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无菌性坏死性物质的吸收。由于组织细胞坏死,组织蛋白分解及组织坏死物的吸收所致的无菌性炎症,也可引起发热,称之为吸收热。对于抗原抗体反应如风湿热、血清病、药物热、结缔组织病也可引起发烧。内分泌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重度缺水,也可以引起发烧。皮肤散热减少,如广泛性皮炎。慢性心衰等引起发热,一般为低热。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果患者发热39摄氏度,要给予多饮水、退烧片口服,同时建议患者到医院及时去就诊。查明发热的原因,如果感染性发热引起,针对病原体进行抗感染治疗,如果非感染性发热引起,要尽早查出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1:24

2020-02-17

58060次收听

发热头晕吃什么药
发热头晕大多是由感冒引起的,这种情况下,患者可以服用一些中成药或西药类的治疗感冒的药物,帮助缓解症状。发热严重可以配合服用布洛芬帮助退烧。如果不是感冒引起的,应及时到医院查明病因,配合医生治疗。
发烧吃什么水果
在发烧期间如果大家适量的吃一些合适的水果的话,是能够加速自己的康复进程的,不过吃哪种水果也是有讲究的,不是让大家随便吃的。一般情况下来说,大家在发烧期间适量的吃一些柚子、西瓜、以及梨等水果,能够达到很好的清热解暑的功效,可以让大家快速的康复。
小孩半夜发烧怎么处理
小孩半夜发烧,超过38度5以上,需要服用退热药处理。38度5以下,可以考虑物理降温。小孩发热在感染性疾病内很常见,如果夜间发热,首先要积极的降温处理,家长要有适合的这种测温手段,比如电子体温计或者水银体温计来准确测量孩子的体温。一般在水银体温计腋下体温达到摄氏38度5以上,要积极应用口服退热药降温处理;如果38度5以下中低度的发热,可以考虑物理降温的措施,比如退热贴或者温水擦浴,洗温水澡,都有一定的降温作用。当然,如果持续出现这种发热情况,可能还得到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检查、诊断和相对应治疗。
语音时长 01:19

2019-03-13

56684次收听

小儿夏热就是发烧
夏热发烧清热解毒清暑化湿,夏季热是非常正常的,但夏季热也是一种疾病,而且专找小朋友。这种病虽然不太严重,但是由于很多家长根本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往往把它当成别的疾病治疗,所以很容易出现用错药、迁延不愈的现象。所以,关于这种病症,我们还是要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