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腰肌劳损的症状
急性腰肌劳损的症状主要有腰部疼痛、活动受限、局部压痛、肌肉痉挛和姿势代偿。疼痛多为突发性,可能伴随腰部僵硬或牵涉痛。
1、腰部疼痛
急性腰肌劳损最典型的症状是腰部突发性疼痛,疼痛性质多为钝痛或锐痛,常因肌肉过度拉伸或扭伤引起。疼痛可能集中在腰椎两侧或单侧,弯腰、转身时加重,平卧休息后可缓解。部分患者疼痛可能放射至臀部,但不会向下肢延伸。
2、活动受限
由于肌肉损伤和疼痛刺激,患者腰部活动范围明显受限,表现为弯腰、侧转或后仰困难。严重时可能无法完成日常动作如系鞋带、搬重物等。活动受限程度与损伤严重性相关,通常持续数日至一周。
3、局部压痛
在受损肌肉区域可触及明确压痛点,按压时疼痛加剧。常见压痛点为腰骶交界处、髂嵴上方或竖脊肌走行区域。压痛点多与肌肉纤维撕裂或筋膜炎症相关,触诊时可伴有局部肌肉硬度增加。
4、肌肉痉挛
损伤肌肉可能出现保护性痉挛,表现为腰部肌肉持续性紧张、僵硬。痉挛是机体防止进一步损伤的反射反应,但会加重疼痛和活动障碍。触摸时可感到肌肉呈条索状硬结,热敷或按摩后可能缓解。
5、姿势代偿
患者常因疼痛不自主调整站立或行走姿势,如躯干侧倾、跛行等。这种代偿性姿势可能引发其他肌肉群疲劳,长期未纠正可能导致慢性腰痛。早期纠正姿势有助于预防继发性损伤。
急性腰肌劳损发作期应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建议卧床休息1-3天并使用硬板床。疼痛缓解后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腰部核心肌群锻炼如桥式运动、猫牛式伸展,逐步恢复活动量。日常注意保持正确坐姿,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必要时使用护腰支撑。饮食可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C摄入促进肌肉修复,如鸡蛋、鱼肉、西蓝花等。若疼痛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除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