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患者需放置食管内支架
食管内支架通常适用于食管狭窄、食管瘘、食管癌等患者。主要有食管癌晚期、食管良性狭窄、食管气管瘘、食管吻合口狭窄、化学性烧伤后狭窄等情况。
1、食管癌晚期
食管癌晚期患者因肿瘤生长导致食管严重狭窄或梗阻时需放置支架。这类患者常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反流等症状。支架可扩张狭窄段维持进食功能,改善营养不良。临床常用覆膜金属支架防止肿瘤向内生长,配合放疗可延缓再狭窄。需注意支架移位或穿孔风险,术后需定期复查胃镜。
2、食管良性狭窄
反流性食管炎、腐蚀性食管炎等引起的良性狭窄经多次扩张无效时可考虑支架治疗。这类狭窄多位于食管下段,患者表现为固体食物吞咽困难、餐后胸痛。临时性全覆膜支架放置4-8周可有效防止瘢痕挛缩,取出后需继续抑酸治疗。需警惕支架嵌入组织导致取出困难的情况。
3、食管气管瘘
食管与气管间形成异常通道的患者需紧急放置带膜支架。常见于晚期肿瘤侵蚀或外伤后,表现为进食呛咳、反复肺部感染。双覆膜支架能同时封闭食管和气管侧的瘘口,配合抗感染治疗。术后需抬高床头、避免平卧进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减少胃酸反流刺激。
4、食管吻合口狭窄
食管切除术后吻合口瘢痕性狭窄经球囊扩张无效时适用支架治疗。这类患者术后4-6周出现吞咽梗阻感,造影显示吻合口径小于5毫米。可放置可降解支架避免二次取出手术,同时配合吞咽功能训练。需密切观察是否发生吻合口裂开或支架移位至胃腔。
5、化学性烧伤后狭窄
强酸强碱灼伤食管导致长段狭窄的青少年患者可尝试支架治疗。这类狭窄多累及食管中下段,传统扩张易引发穿孔。生物可吸收支架能维持管腔6-12个月,待新生黏膜覆盖后自行降解。治疗期间需营养支持,避免进食粗硬食物造成支架脱落。
放置食管支架后应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黏性食物附着支架。进食后保持直立位30分钟,睡前3小时禁食。定期复查支架位置及通畅度,出现发热、呕血、剧烈胸痛需立即就诊。长期带支架者需补充维生素B12和铁剂预防贫血,口腔护理可减少感染风险。支架治疗需结合病因进行综合管理,部分患者可能需联合放疗、化疗或二次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