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骨裂有哪些诊断方法

28100次浏览

骨裂有哪些诊断方法:骨裂症又称为“无声无息的流行病”,早期无明显自觉症状 ,由此导致的骨折并发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各种治疗方法不能使断裂的骨小梁再连接,因此骨裂症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及早诊断并采取防治措施已刻不容缓。

1、骨密度测定

骨密度(BMD)是目前诊断骨裂、预测骨裂性骨折以及监测自然病程或药物干预疗效的最佳定量指标。指南推荐对65岁以上女性和70岁以上男性做骨密度检查,同时应对所有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进行危险因素筛查,对其中高危人群进行骨密度检查,并制定干预措施。

双能X线吸收法(DXA)是目前国际学术界公认的骨密度检查方法,其测定值是骨裂症诊断的金标准。骨裂症诊断标准采用WHO推荐的诊断标准。基于骨密度测定:骨密度值低于同性别、同种族健康青年人的骨峰值不足1个标准差属正常;降低1-2.5个标准差为骨量低下(骨量减少);降低程度等于和大于2.5个标准差为骨裂。骨密度降低的程度符合骨裂的诊断标准,同时伴有一处或多处骨折时为严重骨裂。

目前我国参照WHO的诊断标准,基于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骨密度值低于同性别、同种健康成人的骨峰值不足1个标准差属正常;降低1~2.5个准差之间为骨量低下(骨量减少);降低程度等于和大于2.5标准差为骨裂;骨密度降低程度符合骨裂诊断标准时伴有一处或多处骨折时为严重骨裂。

2、骨裂症的其他检查

①定量超声测定法(QUS) 它对骨裂的诊断也有参考价值,在预测骨折的风险性时有类似于DXA的效果,且经济、方便,更适合用于筛查。但监测药物治疗反应尚不能替代对腰椎和髋部骨量(骨矿含量)的直接测定。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

②X线摄片法 是对骨裂所致各种骨折进行定性和定位诊断的一种较好的方法,也是一种将骨裂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的方法。常用摄片部位包括椎体、髋部、腕部、掌骨、跟骨和管状骨等。但诊断骨裂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较低,早期诊断的意义不大。如果腰痛加重、身高明显缩短时,就应该进行椎体X线摄片。

③实验室检查 根据鉴别诊断需要可选择检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钙、磷、碱性磷酸酶、性激素和其他项目,如25羟维生素D3和l,25双羟维生素D3、甲状旁腺激素及骨形成和骨吸收指标。这类指标有助于骨转换的分型、骨丢失速率、老年妇女骨折的风险性评估、病情进展和干预措施的选择和评估。

3.骨裂诊断中的误区

①把骨裂当“风湿”:临床上骨裂患者常常表现为腰酸腿痛和关节痛,有时甚至全身都通。患者常以为患上了风湿病,便到风湿科就诊。风湿科医生在做了一系列检查 ,最后靠骨密度检查,诊断为骨裂症。

②自我感觉好就没有骨裂:骨裂早期常没有症状,许多老年朋友以为感觉良好,骨头不疼不痒的,就不会患骨裂症。实际上,多数骨裂症病人在初期都不出现异常感觉或感觉不明显。发现骨裂症不能靠自我感觉,不要等到发觉自己腰背痛或骨折时再去诊治。专家提醒,对于绝经前期妇女(45岁左右)和50岁以上男性,无论有无症状,应每年去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查,有助于了解您的骨密度变化。

③骨裂只是是老年人的专利:骨裂也青睐都市年轻白领。他们习惯以车代步,在办公室里久坐就是一天,缺乏运动少,骨质加速流失。另外,不少白领经常借助喝咖啡提神,这也会导致钙的流失。一些女性,为了减肥,控制饮食, 高钙食品摄入不足,都会造成骨裂的发生。

相关推荐

00:55
腰骨裂了,影响大吗
腰骨裂了,其影响一般比较大,患者需要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影响身体健康。外伤、骨质疏松等因素均可能会导致腰骨裂开,其主要表现有局部疼痛、肿胀等,甚至可能会造成活动不利,所以其影响一般比较大。如果是外伤所致,患者一定要多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如奔跑、跳绳等。若是骨质疏松所致,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阿法骨化醇软胶囊、依降钙素注射液、枸橼酸钙片等药物进行改善。患者在恢复期间,建议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小米粥、山药粥、馒头等,对机体恢复有一定的作用,还可以避免刺激胃肠道。患者也可适量吃富含钙的食物,如虾皮、紫菜等。
骨裂可以走路吗
骨裂患者在基本愈合之前是不能走路的。所谓的骨裂也叫裂纹骨折,也是骨折的一种类型,伤后自然不能够太早的进行活动。裂纹骨折是指骨的连续性没有完全的中断,只是表现为局部有肿胀、疼痛,影响到病人局部活动的一种骨折损伤。一般这种骨折不是很严重,多数情况下首选保守治疗,就可以得到一个满意的恢复。保守治疗的关键在于使用石膏、支具方式进行固定,同时休息为主,减少肢体的活动和负重,从而避免骨折的移位,使骨折端能够顺利的生长、愈合。如果骨裂以后过早的活动,没有好好的修养,包括下地负重等,常常会导致骨裂的延时愈合、畸形愈合,甚至不愈合的现象,从而导致长期的肢体慢性疼痛和活动受限,也影响着患者的生活的质量。因此骨裂以后,是不能够马上去走路的,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休息,必要的固定,并定期复查X光片。通常伤后4~6周左右,根据复查的结果,如果生长顺利,恢复比较良好,才可以考虑下地走路,或者在拄拐帮助下下地走路,逐步进行功能康复锻炼。
语音时长 01:49

2021-07-09

75575次收听

02:17
轻微骨裂需要打石膏吗
轻微骨裂是上肢的轻微骨裂,一般不需要打石膏。打石膏的目的是维持骨折的位置,不让骨折移位或维持外形,需要打石膏。一般上肢的轻微骨裂不需要维持位置,一般不需要打石膏。但有的部位需要打,比如下肢的足踝部位,足踝部位对应关节部位有轻微骨裂,可能在走路的过程中,或者负重的过程中,或者扭转的过程中,有可能骨裂会进一步的变大,造成骨折、移位,所以需要打石膏。轻微的骨裂需不需要打石膏,取决于骨裂的具体位置,比如脚的第五跖骨基底点,撕脱裂了点不打石膏,肌腱的附着处,活动不打石膏就会拽开。
02:27
骨裂能走路吗
骨裂患者在基本愈合之前是不能走路的。裂纹骨折是指骨的连续性没有完全中断,只是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影响到病人局部活动的一种骨折损伤。多数选择使用石膏、支具方式固定进行保守治疗,同时休息为主,减少肢体的活动和负重,避免骨折移位。如果骨裂以后过早的活动,会导致骨裂的延时愈合、畸形愈合,甚至不愈合的现象,从而导致长期的肢体慢性疼痛和活动受限。骨裂以后不能够马上走路,通常伤后4~6周左右,根据复查的结果,如果恢复比较好,才可以下地走路,或拄拐走路。
01:48
脚踝轻微骨裂能走路吗
脚踝轻微骨裂也是骨折,任何骨折骨折之后能够完全复位后再完全愈合也需要固定的时间,有时间的规律。轻微的骨折愈合的时间短,而较大的就可以长,脚踝的骨折一般要通过最少1个月或6个星期以后才能由医生来判断是临床愈合。临床愈合以后才能够走路,此时还是不能够正常的走路,还应该借助辅助的方式,直到达到真正的骨性愈合才能够正常的走路。所以病人千万不应该抱侥幸心理,哪怕是轻微的骨折也要等到1个月以后才能够由医生来建议是否能正常走路。所以说轻微的骨折不能够轻视,要重视。
介绍怎样查出骨裂
骨裂在我们生活中是经常发生的事,它对我们的危害是很大的,一旦忽视骨裂,就会引发更严重的疾病,那么要是有骨裂的症状,怎么检查出来呢,我们就这个问题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应该如何预防骨裂
骨裂是一种在生活中很普遍的疾病,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产生许多不利于病情的因素,给身体的康复带来了威胁,因此采取有效方法来治疗才是关键,那么应该如何预防骨裂呢,希望下边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骨裂后为什么长不好
骨裂的一般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骨折时,骨髓、骨膜及周围组织血管破裂出血,在骨折处形成血肿,以及软组织损伤所致水肿,使患肢严重肿胀,甚至出现张力性水疱和皮下瘀斑,由于血红蛋白的分解,可呈紫色、青色或黄色。骨折局部出现剧烈疼痛,特别是移动患肢时加剧,那么,骨裂后为什么长不好?
骨裂有什么并发症呢
大家在平时生活中就应该做好一些预防疾病的措施从而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就比如骨裂这种疾病,患者治疗不及时会给自己的病情产生更多的并发症,那么骨裂有什么并发症呢,下边给大家介绍一下。
骨裂的症状有哪些
骨裂的症状有很多种,很多时候我们发生骨裂了可能感觉并不明显,并没有及时去诊治,但是时间久了就会越来越严重,疼痛感会加重,骨裂最明显的症状就骨裂处出现明显的疼痛感,那么,具体的骨裂的症状有哪些呢?
骨裂的症状有哪些
骨裂属骨折类型中的一种。在临床上,无明显移位的裂纹,对位对线关系良好骨折最常见,它一般由直接的打击伤、轻微的撞击跌倒等导致。通过石膏或小夹板简单的固定和治疗,伤处可快速愈合,愈合后通常无后遗症。骨裂的主要症状有骨裂部位的肿胀疼痛,压痛,相邻关节出现屈伸功能活动受限,骨折时,骨髓、骨膜及周围组织血管破裂出血,在骨折处形成血肿,以及软组织损伤所致的水肿,致使骨折处肿胀,甚至出现张力性水泡和皮下瘀斑,由于血红蛋白的分解,可呈现紫色,青色或黄色。肌肉痉挛的表现。肢体远端的血液循环受到影响,感觉减退或者麻木感,肢体受伤部位未出现明显的错位,畸形等骨折常见的症状。但是骨裂同样需要正规的处理,骨裂后需要采用石膏或者小夹板进行固定。一个月左右即可拆除石膏和小夹板,进一步进行功能锻炼。
语音时长 01:37

2019-12-18

57812次收听

骨裂怎么治疗
骨裂属骨折类型中的一种。在临床上,无明显移位的裂纹骨折最常见,它一般由直接的打击伤、轻微的撞击跌倒等导致。骨裂的治疗:小夹板,骨科固定支具,石膏托外固定四周,每周定期复查x片。如果肢体肿胀消退后,引起石膏过松,失去固定作用,应及时更换石膏。石膏固定过程中,应主动肌肉舒缩锻炼,未固定的关节应早期活动,避免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如果患肢出现麻木,颜色发紫或皮温下降,则多为石膏固定过紧引起的肢体受压,应立即将石膏拆除减压,否则继续发生可治肢体坏疽。同时,我们可以口服一些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药物如跌打七厘片,大活络丸。如果骨折处疼痛较为明显,可以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洛索洛芬钠,塞来昔布,艾瑞昔布等。同时我们还应该补钙,多喝牛奶,排骨汤等。
语音时长 01:37

2019-12-18

56026次收听

骨密度低的症状
1、关节不适,骨密度低的人群在早上起床或者弯腰的时候可能会感到关节部位的不适,严重的情况下用力咳嗽都可能引发全身关节胀痛的感觉。有一些长时间骨密度低的人身椎体骨小梁会发生萎缩,而且椎体会慢慢被压缩变形。在轻微外伤作用下容易导致压缩性骨折。2、驼背变矮,发生了骨密度低的人即便是到了成年以后身高也会缩短,而且这样的人往往会伴有驼背的现象。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骨密度低导致骨质疏松之后身体无法承担体重的负荷,此时就造成了脊椎椎体弯曲变形,最后导致身高缩短。3、后背疼痛,有一大部分骨密度低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感到后背疼痛,而且疼痛的方式是沿着脊柱周围向身体的两侧延伸的。骨密度疼痛引起的疼痛情况是不一定的,当仰卧位或者坐位的时候,疼痛的情况又可能会得到缓解,但是长时间站立又可能会产生疼痛。
语音时长 01:52

2019-12-18

58199次收听

脚踝骨裂怎么治疗
脚踝骨裂一般情况下无移位,非手术治疗即可,非手术治疗可以用石膏或者是支具的外固定制动,在固定期间,患者避免下地行走、负重以及剧烈的运动,同时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早期需要抬高患肢,一般高于心脏水平,促进静脉以及淋巴的回流,减轻局部的肿胀。另外,在早期的二十四小时之内,我们可以采取冰敷的方法进行治疗,以减轻局部的肿胀,在石膏或支具固定期间,我们需要注意复查拍片,明确骨折有无移位以及愈合情况,并适时指导患者进行下地行走、负重以及剧烈的活动。脚踝骨裂,临床上又称踝关节的骨裂。踝关节的骨折是足踝部一种非常常见的损伤类型,一般都是由于间接暴力所引起,如扭转暴力。直接暴力也可引起,但临床上比较少见,踝关节是人体一个比较复杂的关节,其周围由韧带、外侧副韧带、下经腓韧带以及三角韧带等组成。当脚踝骨裂时,其周围的韧带可能会损伤,常常会引起踝关节局部的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表现,其在骨裂处以及韧带周围又会明显的压痛。
语音时长 01:50

2019-12-05

58435次收听

02:04
骨裂怎么办
骨裂又称为裂缝骨折,骨裂在骨折当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扭伤以后出现骨裂,但患者并不认为自己有骨折而正常行走,这种情况容易耽误病情,导致骨折移位,骨折的治疗主要包括内固定和外固定,制动、药物治疗和食物营养方面的调理。骨裂也要分为具体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在治疗上选择不同的手段和医疗技术进行治疗。总之,出现骨裂以后,要及时前往医院,请专科医生进行就诊。不能因为能走路而认为没有骨折,认为没有骨裂,从而延误或者耽误治疗,出现骨裂以后,饮食上应该早期饮食清淡,可以适当的服用高营养价值的食物进行补钙,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进行治疗,后期也应该口服钙片,以及补肾壮骨的药物进行常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