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高血压注意事项

59490次浏览

目前全国有近2亿的高血压患者,北京的的患病率也达到25%以上。因此,高血压已经成为国内外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第一大流行病。

众所周知,至于高血压的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也就是说有了高血压以后更容易得很多种的心脑血管疾病了。但是有多的高血压病人也许不同意专家的说法,认为高血压并不象专家所说的哪样可怕?甚至有人会举出很多的例子来证明:比如某人说农村老大爷血压高不知道多少年了,也活了80-90岁,现在血压180-190,甚至还高呢。又比如某某天天吃降压药,血压降得也不错,为什么早早地就没了呢?等等,难以尽述。。。。

当然,从科学上讲,血压高本身也是身体平衡的失调,不论是合理的需要,还是不合理的需要,造成了血压上升。因此高血压的治疗就要着眼于全身的综合状况,而不是仅盯着血压了。

前些日了看了一篇最新进展的报道:对于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要强化降压,过去认为要降到130/80mmHg以下,越低越好。最近的观点变了,在高压130-120,低压在70-80最好,不知道是否能做到。

我长期以来特别关注于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根据我的临床诊治体会,归纳了高血压诊疗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说法,供患者及医生参考:

“眼观六路”是指在诊断上要明确六类情况

(1)肾性高血压-查尿常规与肾脏彩超

(2)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问症状,有的有发作性疲乏,严重者有瘫痪。抽血检查醛固酮水平,血电解质;嗜铬细胞瘤-有4P症状即发作性面红,心慌、出汗,血压升高

(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有心慌,腹泻、高压升高为主,查甲状腺功能

(4)假性高血压-因动脉硬化,弹性差,无创测量的血压值与实际血压值有较大的差别。或测量方法不正确得出的错误结果。

(5)药物性高血压-服用了某些药物引起的高血压,只有详细询问病史,掌握各类药物对心血管影响,就能较容易地发现。

(6)治疗选药时要对肝肾功能、血脂血糖、血管情况、血压波动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耳闻八方”是指在治疗上要注意的八个方面

(1)需要药物治疗时,选择能负担得起的药物

(2)非药物治疗优先于药物治疗,饮食,运动与药物是高血压的三驾马车

(3)注意对降压的适应性,不能为降压而降压

(4)注意对心脏、肾脏及血管等重要器官的保护,定期检查血液、尿液有关等指标

(5)注意兼夹疾病的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是难兄难弟,常先后或同时出现

(6)不追求时髦,不随波逐流,适合个人的方案就是最好的方案,循证医学的证据要与个人的具体情况及医生的用药经验相结合,综合判断

(7)药物种类及用量应该以“够用就好”,不是“越多越好”

(8)以愉快的治疗方案来治疗高血压,而不是以痛苦的方案来降血压

仓促之间成文,难免以偏概全,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相关推荐

01:41
洛尔类降压药对性功能有影响吗?
并非所有的洛尔类降压药都会对男性的性功能产生影响,盐酸贝凡洛尔片除了选择性阻断β1受体以外,同时还能阻断部分α1受体,从而避免男性性功能障碍的发生。
脑袋一直嗡嗡响的原因有哪些
头脑里一直嗡嗡响的原因比较多,比如美尼尔氏病、中耳炎、高血压、低血压,以及包括脑血管疾病等,这些情况都会引起头脑里一直嗡嗡响。有一些高血压患者由于血压过高,造成脑血流速度的出现一些问题,而影响到了双耳部的内听动脉,所以会造成两耳部的嗡鸣感,而出现头脑里嗡嗡作响的现象。这时测量血压,如果血压过高,可以应用降压药物,使血压平稳的下降到140/90mmHg以下后,这种现象就会缓解。当然像美尼尔氏病患者,也会出现像耳聋、耳鸣、耳部堵塞感、头晕现象,由于是双耳耳鸣,所以它会有一种共鸣感,所以会感觉脑子里一直在响,这时可以应用一些比如利尿剂,减轻迷路的水肿,高枕卧位。适当应用一些激素,这种症状也会缓解。当然还有一些像睡眠质量不佳,包括焦虑、抑郁的患者,也会出现头部嗡嗡响,称为头鸣,这种情况需要进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监测,进行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简明精神量表,对这些量表的检查,一旦发现患者处于焦虑、抑郁状态,可以服用心绪稳定剂,服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或者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相关的药物治疗。患者情绪改善了、睡眠改善了,脑子里有嗡嗡响的现象,自然也就缓解了。当然像一些脑血管疾病,患者也会有类似的现象发生,其实并不是脑子里面在响,其实是由于两侧耳朵,出现问题以后,也还会出现这种情况。像中耳炎,比如两个耳朵出现流脓、流水,有一些炎症以后,影响到耳蜗神经,也会出现类似于头鸣现象,这时候应用抗炎药物,局部滴抗炎药物,同时患者多休息,这时症状也会逐渐有所减轻。当然如果这种情况患者一直存在,而并不知道原因的话,建议就诊于神经内科,进行电测听纯音测试,进行头颅核磁、血管扫描等相关的检查,明确诊断以后积极治疗。
语音时长 02:23

2021-11-05

72709次收听

03:10
血压180吃药降不下去怎么办
吃了药,高压还在180mmHg,降不下来,应该从三方面来查找原因。第一,吃药是否规律,是不是吃药时间不够。第二个原因有可能就是血压高,年纪大,多种因素造成的血压不好降,这个时候就有医生来进行调药。医生调药一般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加量,第二种方案就是联合用药。第三种情况是病人有合并症,比如合并糖尿病、肾病、慢性肾病、慢性肾炎,或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甚至合并了肾动脉的狭窄,这些都不容易血压降下来。总之一个原则,降压才是硬道理。
01:42
血压高头晕是什么原因
高血压引起头晕现象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但是部分病人表现并不典型,耐受力比较好,也说明对这个病的敏感性是比较差的,临床上有的人经常血压达到了180甚至200mm汞柱,患者没有任何的自我感觉,其实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因为大部分病人如果没有症状,就不会引起重视,反而耽误了检查和治疗的时间。不单是高血压会引起头晕,血压低同样会引起头晕,会引起大脑的供血不足,大脑缺血,脑细胞就会缺氧,就会引起头晕。所以只要出现了头晕,一定要测量血压查看血压是过高还是过低,再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01:42
血压高呕吐是什么征兆
血压高呕吐可能是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出现了高血压危象或者是高血压脑病。再有一种情况是出现了急性脑血管病,比如急性脑梗死、急性脑出血以及脑血管痉挛等。患者的血压突然升高,舒张压高于130mm汞柱,收缩压达到200mm汞柱以上。因为过高的血压,使血压调节机制失去了平衡而造成了脑部的损害。如果呕吐为不可抑制的喷射样呕吐,提示脑出血的可能性大。患者出现血压高呕吐等症状时,一定要尽快就诊。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目前看的各国不是完全相同。咱们国家采用的是who制定的标准一样,大于等于140/90的被诊断为高血压,诊断高血压一般需要测量不同时间段的两次的血压,如果都是大于等于140/90就可以诊断了高血压病。诊断高血压一般可以采取测量诊室的血压,真实血压超过140/90可以诊断高血压,而且真实血压,对于发现那些白大衣性高血压都是有好处的。第二,还可以采取动态血压的方式,测量二十四小时的动态血压,看他的平均血压是否超过标准,这样来诊断高血压,最好的方法其实是自我测量血压,通过在家庭自我测量血压,来判断自己的血压是否是高血压。这样还能发现一些隐秘性的高血压。
语音时长 01:39

2021-01-15

89601次收听

高血压不能吃哪些食物
高血压的出现有着很多的原因,其实这和日常的饮食也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首先就应该注意,不应该选择高盐食物,不应该选择吃肥肉,另外也同样应该避免烟酒,不应该选择刺激性的食物,也应该尽可能的减少高热量的食物,这些都比较关键。
高血压的介入治疗方法有什么
高血压的介入治疗可以经过肾动脉周围去交感神经化的介入手术,进一步的降低患者的高血压的情况,尤其是对恶性高血压的患者有了非常好的疗效。目前高血压是全球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严重的困扰着广大心血管患者的健康,在我们国家保守估计,高血压的患者大约有3亿人,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高血压的介入治疗,目前也在不断的研发当中,肾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可能会引起高血压,甚至是一种恶性的高血压,如果阻断肾血管周围的交感神经可能会改善高血压的程度,甚至可以大大的降低血压的数值,但是目前经过多年的研究,纳入高血压的肾血管去交感手术的人群并不是非常多。这个治疗还需要在临床中进一步的观察、进一步去验证,在目前早期的一些临床报告显示会取得很好的效果,经过肾动脉周围去交感神经化的介入手术开展之后,可以进一步的降低患者的高血压的情况,尤其是对恶性高血压的患者有了非常好的疗效,但是疗效需要通过医学统计学不断的去积累临床的研究,不断的去积累病例数,通过严谨的统计学的计算来得出这种好的疗效,是否有可靠大样本来循证医学的证据。
语音时长 01:45

2020-02-27

56184次收听

高血压的症状
多数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会有头晕、睡眠不好等现象出现,少数患者对血压波动不敏感,无异常症状存在。高血压是指在未使用降压药情况下,非同日三次诊室血压值均高于正常,即诊室收缩压达到或者超过140mmHg,舒张压达到或者超过90mmHg。两者只要有一个或两者同时达到或超过标准,就可诊断为高血压。有些高血压患者,对血压比较敏感,可能会有症状。如血压升高后有头晕、头部昏沉感出现,且睡眠质量下下降。部分患者血压很高,量血压甚至达到180/120mmHg时,可能也没有任何症状。所以诊断高血压,建议40岁以上人群做常规体检,大概1/3病人是靠体检发现血压增高,把这部分沉默高血压患者叫做一个“寂静的杀手”。有症状的人血压高后,会及时去医院看病治疗,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对很多体检未发现高血压病人,要每年常规体检一次,以避免高血压遗漏。
语音时长 01:30

2020-02-13

56890次收听

高血压是怎么引起的
高血压主要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继发性高血压是由于某些确定的疾病或者病引起,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不明,目前认为跟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饮食因素、个人不良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继发性高血压常见病有肾实质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肾上腺素分泌过量所导致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综合症,嗜铬细胞瘤以及皮质醇综合症等等。一、高血压有家族聚集性,如果家族有长辈患有高血压,在同样的生活环境、同样饮食习惯下,孩子患高血压几率将大大提高。如父母均有高血压,孩子发病率可达到46%,据相关统计资料,有60%的高血压患者可以咨询到高血压家族史。二、在饮食习惯中,高钠盐、高脂肪都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因素。此外,大量的长期饮酒、低钾的饮食也是与高血压发病息息相关。三、体型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的人群患高血压几率将大大提升。高血压患者中有1/3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肥胖。四、避孕药、麻黄素等药物也可能会让血压升高。五、长期的精神紧张、压力过大、不良的噪音等等,容易导致血压升高,不过这类患者只要休息后,症状和血压往往可以得到一定的改善。六、年龄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高血压发病的几率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语音时长 01:39

2020-02-13

59422次收听

02:34
高血压药有副作用吗
任何一种降压药的副作用都远不及高血压带来的危害大,降压才是硬道理,不要过分担心降压药的副作用,随着心血管药物的降压药物不断的研发。目前上市的一些高血压的降压药物的副作用非常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对于个别人群,只要遵照降压药的说明书,只要不存在禁忌中所列出的几类,大家尽可以放心服用的,所以强调任何降压药的副作用都比不上高血压带来的危害更重,所以大家不要因为担心降压药引起的副作用而停用降压药物。
高血压吃什么药最好
患有高血压的人群具体的用药,应根据不同的伴随疾病和不同的个人情况而因人制宜。一般选定作用温和的药为基础降压药,基础降压药选用使用方便并口服的药物,如氢氯噻嗪,复方降压片等,之后按照不同的病期来选择降压药。
得了高血压怎么办
得了高血压不仅需要做好治疗,更需要在生活中合理安排饮食,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针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和护理的具体内容,是需要患者们清楚地了解的,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配合治疗,那么得了高血压怎么办呢?
高血压的防治办法
屁是人体里的废气,但最近有研究表明,屁中含有的一种臭鸡蛋味气体能够控制实验鼠的血压。
血压高低是如何调节的
血压是什么呢?血压是心脏对血管造成的压力,靠这个压力,血管里的血液,可以上升到头脑,然后回到心脏;也可以下降的足趾,然后回到心脏,上下落差在成年人,少说也有一米以上,除非您是侏儒症患者或者少年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