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老想着“万一”让人焦虑

57911次浏览

反复出现"万一"的灾难性联想是焦虑障碍的典型认知特征,可能与过度担忧、杏仁核过度激活、前额叶调控功能异常、童年创伤经历、长期压力环境等因素有关。这类思维模式可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正念训练、药物干预、社交支持、规律作息等方式改善。

1. 过度担忧

对潜在风险的过度评估会形成思维反刍,表现为反复想象负面场景。这类人群常伴有心悸、出汗等自主神经症状。临床可选用盐酸帕罗西汀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焦虑药物,配合暴露疗法逐步降低对不确定性的敏感度。家长需帮助儿童建立现实检验能力,避免强化灾难化思维。

2. 神经功能异常

杏仁核过度活跃会导致威胁信号放大,前额叶皮层调控不足则削弱理性判断。功能性核磁共振显示这类患者对中性刺激也产生强烈反应。医生可能建议使用盐酸舍曲林胶囊调节5-羟色胺系统,结合神经反馈训练改善脑区协调性。

3. 创伤经历

童年期遭受虐待或重大变故会形成病理性记忆,成年后相似情境易触发防御性假想。这类患者往往伴随入睡困难、易惊醒等睡眠障碍。米氮平片可改善相关症状,创伤后认知治疗能帮助重构记忆编码。

4. 慢性压力

长期工作负荷或人际关系紧张会持续激活HPA轴,导致皮质醇水平异常。表现为注意力涣散、肌肉紧张等症状。劳拉西泮片可短期缓解急性症状,但更需通过时间管理、有氧运动等降低整体压力水平。

5. 遗传易感性

5-HTTLPR基因多态性可能影响焦虑特质遗传。这类人群从青少年期就开始出现过度准备行为,如反复检查门窗。认知重构训练配合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治疗能显著改善症状。

建议保持每日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或游泳,有助于促进内啡肽分泌。饮食上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三文鱼、核桃等食物,避免午后饮用含咖啡因饮料。建立固定的睡眠觉醒周期,睡前1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吸气4秒-屏息4秒-呼气6秒的循环能快速平复自主神经反应。当自我调节效果有限时,应及时到精神心理科就诊评估。

相关推荐

心情烦躁不安如何处理
如果心情烦躁不安,首先要查找一下有没有什么原因。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有些事情会导致精神情绪出现改变,会出现一些心情烦躁不安的状态,解决这些事情就行。这些问题、诱发原因解除了之后,精神情绪,烦躁不安的状态就能够消除。另外有的时候查找不到引发心情烦躁不安的原因,总觉得有什么事要发生,又不知道有什么事要发生,处于惶恐不安的状态,这种状态持续存在超过两个星期以上,就要考虑是焦虑状态。这种情况应该去看大夫,确诊后进行对症治疗。
语音时长 02:33

2021-09-29

86851次收听

中医如何治疗焦虑症
中医治疗焦虑症可选择有疏肝理气作用的药物治疗,可配合按摩、针灸、刮痧等改善症状。
一到考试就紧张怎么办
一到考试就紧张,适当做一些运动,同时可以听轻音乐,让身心得到放松。不过最重要的是考生进行自我暗示,树立必胜的信心。
考试前控制紧张的药
考试前控制紧张的药物主要是指抗焦虑药,服用后可在半小时内发挥出药效。若同时出现失眠等症状,可酌情小剂量加服安定安眠药物,但在一般情况下并不建议使用。
抑郁性焦虑症有哪些危害
焦虑症比较容易出现一些心情低落的表现,一般把它称作为伴有抑郁的焦虑症,焦虑症首先它还是以焦虑症为主,抑郁症为辅。第一、焦虑症的危害主要是影响生活、危害健康、加重经济负担等等、影响生活和工作。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焦虑症患者会反复就医。也没有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正确的治疗,因为焦虑症患者特别容易出现躯体不舒服,身体上的一些不适的症状,像心慌、便秘、口干、腹泻,然后就去看心内科、消化科等等等等,其它的非心理科。而非心理科医生对焦虑症的识别率是比较差的,识别不出来;那么得到正确诊断和正确治疗的焦虑症患者,比例是不超过10%。所以说一旦出现类似焦虑症的表现,要及时看精神科或心理科医生。这样的话,对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但是如果得不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就会对学习、生活、工作带来很多的影响。第二、会出现危害身体健康啊。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会导致我们的身体、躯体上的不舒服,比如说心血管的心慌、胸闷、憋气,增加得心脑血管病的风险。长期慢性焦虑还会导致高血压,导致消化性溃疡。对于青春期的女性来讲,可能还会导致月经不调。严重的焦虑症患者,还有容易出现忧郁,甚至会出现自杀、自伤的行为。所以说长期处于焦虑症、焦虑状态。不能够及时治疗,会对身体健康带来很多、很大的危害。第三、加重经济负担。焦虑症患者往往需要四处求医,而不能得到正确诊断和治疗。然后求医问药,增加了很多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同时影响工作,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不光是给患者。其实对家属带来了很多经济上的、心理上的压力。所以焦虑症一定要及时就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预后还是不错的。
语音时长 03:04

2020-02-19

60406次收听

02:27
焦虑恐惧症吃什么药
焦虑恐惧症要吃苯二氮卓类药物,抗抑郁药,5-HT1A受体激动剂,降心率的药物。一,苯二氮卓类药物,又称为安定类药物。常用包括奥沙西泮、阿普唑仑和罗拉。优点是起效快,不能长期服用。二,抗抑郁药。常用药物包括帕罗西汀、艾司西酞普兰、度洛西汀、文拉法辛等。三,5-HT1A受体激动剂,包括坦度螺酮、丁螺环酮,优点就是有比较好的抗焦虑作用,不良反应比较轻微。四,降心率的药物,比如心得安、阿替洛尔。焦虑发作时,会伴有心慌等自主神经功能亢进的表现,降心率的药物能够较好地缓解焦虑发作。
精神紧张焦虑吃什么药
精神紧张焦虑是生活中特别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而这种疾病也需要积极的治疗,否则的话就会产生一定的危害,在服用药物的时候可以选择抗抑郁药物,另外我们也需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尽可能的保持乐观的心态,多做深呼吸,转移自己的注意力都有一定的效果。
01:26
焦虑症怎么治疗
焦虑症通常采用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治疗,又称抗抑郁焦虑药,在医学领域上称为SSRI类药物。焦虑症是神经递质紊乱后出现一系列症状,主要紊乱的递质是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所以治疗应该针对神经递质紊乱进行。这种药物给予患者时,一定要从小量开始应用,然后慢慢增加剂量,等临床症状缓解后,持续用药一段时间再慢慢减药,一定切忌忽然停药断药、或者早期大量食用。焦虑症治疗因人而异、非常复杂,一定要在医院进行系统治疗,
艾司唑仑片治什么病
艾司唑仑片属于抗焦虑药物,可以用于治疗焦虑症、癫痫病以及惊厥等多种精神异常疾病,而且疗效发挥比较快速。而具体服用时需要注意服用方法和服用剂量,若不当服用可能会出现嗜睡乏力和睡眠障碍等全身性症状,还会有长皮疹一类过敏性反应出现。
01:43
焦虑症全身游走性疼痛是怎么回事
焦虑症除了一些精神上的症状,以过分的紧张、担心、恐惧、害怕等症状为主。除此之外,病人都还会伴有很多的躯体症状。躯体症状有各个系统,比如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还会伴有一些全身症状疼痛,可能会伴有全身无力、疼痛或肌肉震颤都可能会发生。但经过各种检查都没有发现特殊异常,应该是焦虑症的躯体表现。而现在的一些抗焦虑药,对于这样的疼痛都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有的药物是专门治疗焦虑症这种不明原因的疼痛。
01:59
怎么测试焦虑症
可以通过自己评价是否有焦虑症。如果在临床上发现自己总是过度紧张、焦虑、恐惧,或者自己有很多的躯体症状,但是到医院各个科室检查都没有发现异常,那就要怀疑自己是不是患有焦虑症。如果怀疑自己有焦虑症,可以通过量表测试,最常见是SDS(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自评量表只是自己给自己评价,真正的确诊还是要到医院由医生诊断。在自评量表中,如果发现有焦虑的倾向,可以到医院进行检测,医生会给量表的测试,比如汉密尔顿的焦虑测试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试,包括90项症状清单测试,功能脑电图的测试看有没有神经递质的减少,影像测试,包括心理CT,心理的测试。
焦虑症失眠怎么处理
通过心理的调整,或安眠药辅助,看轻松的杂志书缓解焦虑症失眠帮助入睡。如果因为遇到难题引起,在进行压力管理的时候,首先要要把难题处理解决好,不然很难真正放松。大多时候失眠是担心事情会出现坏的结果,只要能想到相应的应对方案,就可以安然入睡。建议每天抽出20分钟,在晚饭后坐下来想一想;每周抽出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思考一下令自己担心的事情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但不要在睡前做,否则容易失眠。焦虑症91%的病人很容易伴有失眠,这说明在焦虑中失眠是一个非常常见现象。焦虑不外乎是外在的原因,学生是学习压力,工作者是工作压力,还有是人际交流方面的压力。自身原因,比如与疾病有关或与自己本身的性格有关。
语音时长 04:05

2018-09-29

58766次收听

焦虑症惊恐发作有哪些特征
焦虑症惊恐发作主要特点为惊恐发作、间歇期有预期性焦虑,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可自行缓解。焦虑症惊恐发作时,患者会有明显的回避性行为,可能会感觉到身体上强烈的不舒服,甚至有一种濒死感,大概持续的时间是在数秒到数分钟,一般不会超过两个小时。
语音时长 01:28

2018-09-21

54590次收听

焦虑症怎么治愈
焦虑症需采取药物和心理治疗的方式缓解,但能否根治需取决于患者是否能够处理好应急刺激。焦虑症的根治不取决于大夫而取决于患者,每当一次焦虑发作,医生可以采用药物和心理治疗的方式缓解。但焦虑症再一次发作,需取决于患者是否能学习到好的思维方式和好的应对压力的方式来处理这些应急刺激。
语音时长 00:53

2018-09-21

59288次收听

02:28
焦虑症会死吗
焦虑症,是一种精神类的疾病。有些患有焦虑症的病人,担心自己会死,这是属于焦虑症的一个症状。事实上,焦虑是不会死的,焦虑往往是过度地害怕恐惧,而又对这种焦虑产生恐惧,叫焦虑的焦虑。其实焦虑是有规律的,就像一个抛物线,不去干涉它,也可以自己缓解。所以,焦虑是不会死人的,而焦虑症这种疾病,也并不致命。因为焦虑症,是属于精神心理科的疾病,和病人自身的情绪变化有关联,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单纯的焦虑症,不会引起其他的疾病。如果服用抗焦虑药物,也一直没有好转,或者对于这种药物不敏感,可以去精神科进行面对面的咨询,做精神检查和量表,并且患者可以改用其它的抗焦虑药物,再配合心理治疗,患者焦虑的症状,就可能会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