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自闭症的早期表现有哪些
宝宝自闭症的早期表现主要有目光接触减少、语言发育迟缓、社交互动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对感官刺激异常反应等。若出现这些表现,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到儿科或儿童精神科就诊评估。
1、目光接触减少
正常婴儿在2-3个月时会主动与人对视,而自闭症患儿早期即表现出眼神交流减少,哺乳时较少注视母亲面部,对逗引缺乏目光回应。这种社交注视缺陷可能持续至幼儿期,患儿常回避他人视线或短暂瞥视后迅速移开。
2、语言发育迟缓
多数自闭症患儿存在语言里程碑延迟,如12个月时仍无咿呀学语,24个月时词汇量少于15个单词。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语言能力倒退,原先掌握的简单词汇突然消失。约半数患儿最终发展出语言,但常存在重复语句、代词混淆等异常特征。
3、社交互动障碍
患儿对亲子互动反应淡漠,较少主动寻求拥抱等身体接触,对父母离开或返回缺乏情绪反应。游戏时表现出孤立倾向,不参与躲猫猫等互动游戏,难以理解他人表情和肢体语言,无法建立适龄的同伴关系。
4、重复刻板行为
患儿可能执着于特定物品如车轮、开关,持续数小时重复排列玩具或旋转物体。部分会出现身体重复动作如拍手、摇晃,对日常生活流程变化表现出强烈抵触,轻微改变可能引发剧烈情绪反应。
5、感官刺激异常
表现为对某些声音、质地或味道过度敏感,如捂住耳朵躲避吹风机声音,拒绝特定材质的衣物。也可能出现感觉迟钝,如对疼痛反应较弱。部分患儿会通过嗅闻、舔舐物品来寻求感官刺激。
家长发现宝宝存在上述表现时,应记录具体行为细节及出现频率,避免自行贴标签。可优先通过增加面对面游戏时间、使用简单明确的指令、建立结构化日常生活流程等方式进行干预。同时建议尽早就医进行专业发育评估,2岁前开始的早期行为干预能显著改善患儿社交和语言能力。日常注意保持耐心,用视觉提示辅助沟通,减少环境中的感官过载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