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是指肩关节活动时肱骨头与肩峰之间的软组织受到反复挤压或摩擦,导致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的疾病。该病主要由肩峰形态异常、肩袖肌腱退变、滑囊炎症等因素引起,常见于需要反复抬臂动作的人群。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典型表现为肩关节前外侧疼痛,尤其在手臂上举、外展或后伸时加重。疼痛可能向颈部或上臂放射,夜间侧卧压迫患侧时症状更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肩关节活动范围减小、肌肉无力等症状。早期症状多与过度使用有关,如长期从事游泳、投掷、举重等运动,或工作中需频繁抬臂的工种。部分患者存在先天性肩峰形态异常,如钩状或弯曲的肩峰更易导致机械性撞击。
诊断需结合体格检查和影像学评估。Neer征和Hawkins试验是常用的诱发试验,X线可观察肩峰形态,超声或磁共振能显示肩袖肌腱损伤和滑囊炎症程度。治疗初期多采用保守方式,包括休息制动、冰敷镇痛、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炎症,配合物理治疗改善肩胛骨稳定性。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存在明显结构异常者,可能需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解除机械压迫。
日常应避免反复过顶动作,加强肩袖肌群和斜方肌下部训练以维持肩关节动态稳定。急性期可使用前臂吊带短期制动,睡眠时在患侧背部垫枕头防止夜间压迫。长期伏案工作者需调整工作站高度,保持脊柱中立位减少肩部代偿性发力。若疼痛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明显活动障碍,建议尽早就诊骨科或运动医学科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