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愈合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骨折愈合过程分为血肿机化期、原始骨痂形成期和骨痂改造塑形期三个阶段。
1、血肿机化期
骨折后6-8小时内局部形成血肿,随后纤维蛋白和炎性细胞浸润形成肉芽组织。这一阶段持续2-3周,特征是骨折端出现纤维性连接,X线片可见骨折线清晰但周围软组织肿胀明显。此期需严格制动避免二次损伤,可配合冷敷减轻肿胀。
2、原始骨痂形成期
伤后4-8周开始,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在血肿机化基础上形成纤维骨痂和软骨骨痂。X线显示骨折线模糊,可见梭形骨痂阴影。此阶段可逐步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3、骨痂改造塑形期
持续数月到2年,破骨细胞吸收多余骨痂,骨小梁按力学方向重新排列。X线见骨折线消失,骨髓腔再通。此期应循序渐进增加负重训练,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再骨折。
4、影响因素
年龄越小愈合越快,儿童愈合速度是成人2-3倍。血供丰富的部位如桡骨远端愈合较快,而股骨颈等血供较差部位愈合较慢。糖尿病、骨质疏松等系统性疾病会延缓愈合进程。
5、异常愈合
延迟愈合表现为超过平均愈合时间仍未形成足够骨痂,可能与固定不牢或感染有关。骨不连指骨折端形成假关节,常见于严重开放性骨折或多次手术干预病例,需手术植骨治疗。
骨折愈合期间应保证每日摄入800-1200毫克钙质和400-800国际单位维生素D,多食用乳制品、深绿色蔬菜和小鱼干等富钙食物。戒烟限酒避免血管收缩影响血供,适度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康复训练要遵循无痛原则,从被动活动逐步过渡到抗阻训练,定期复查X线评估愈合进度。睡眠时抬高患肢减轻水肿,注意观察肢体远端血液循环和感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