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肝病患者通常需要完成肝功能检查、肝脏超声、病毒性肝炎筛查、肝脏弹性检测和肝脏CT/MRI等五项核心检查,具体项目需根据临床表现由医生综合评估后确定。
1、肝功能检查
通过抽取静脉血检测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能直接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和肝脏合成功能。ALT和AST升高提示肝细胞炎症坏死,总胆红素异常可能伴随胆汁淤积,白蛋白降低则与肝硬化相关。该检查需空腹8小时进行,建议上午抽血以保证结果准确性。
2、肝脏超声
采用高频声波无创观察肝脏形态结构,可识别脂肪肝、肝囊肿、肝血管瘤等占位性病变。对于肝硬化患者能检测门静脉宽度和脾脏肿大情况,对肝癌筛查具有初筛价值。检查前需禁食6小时以减少肠道气体干扰,但可正常饮水。
3、病毒性肝炎筛查
包括甲肝抗体、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等血清学检测,能明确病毒性肝炎感染类型。乙肝患者需额外检测HBV-DNA载量,丙肝患者应进行HCV-RNA定量。所有育龄期女性及准备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均建议筛查,阳性结果需进一步评估病毒复制活跃度。
4、肝脏弹性检测
通过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无创评估肝纤维化程度,替代传统肝穿刺活检。数值超过7.3kPa提示显著纤维化,12.5kPa以上考虑肝硬化。检查前应空腹3小时,右上腹需涂抹耦合剂,测量时需短暂屏住呼吸。
5、肝脏CT/MRI
增强CT能清晰显示肝癌的供血特征,MRI多序列扫描对鉴别肝硬化结节和早期肝癌更具优势。检查前需评估肾功能,碘对比剂过敏者应提前告知医生。对于疑似恶性肿瘤患者,可结合PET-CT评估全身转移情况。
肝病患者除定期复查外,应严格戒酒并控制体重,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如解热镇痛药。饮食上选择优质蛋白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肝硬化患者需限制每日钠盐摄入。出现皮肤黄染、腹胀或意识改变等异常症状时须立即就医,慢性肝病患者建议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及超声,乙肝携带者应至少每年检测甲胎蛋白和肝脏弹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