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口腔疱疹该怎样办
小儿口腔疱疹可通过保持口腔清洁、调整饮食、局部用药、口服药物、物理降温等方式治疗。小儿口腔疱疹通常由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口腔黏膜损伤、接触传染源、营养不良等原因引起。
1、保持口腔清洁
使用生理盐水或儿童专用漱口水轻柔清洁口腔,每日重复进行3-4次。家长需选用软毛牙刷避免刺激疱疹,清洁后可用医用棉签蘸取康复新液涂抹患处。疱疹破溃期间应加强消毒,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2、调整饮食
提供常温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蔬菜泥,避免酸性或坚硬食物刺激创面。家长需将水果榨汁稀释后饮用,推荐苹果汁、梨汁等低酸度饮品。每日少量多次喂养,保证2000毫升以上水分摄入。
3、局部用药
遵医嘱使用开喉剑喷雾剂、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等直接作用于疱疹部位。疼痛明显时可涂抹利多卡因凝胶,但2岁以下幼儿须严格按医嘱使用。用药前家长需清洁双手,避免交叉感染。
4、口服药物
病毒性疱疹可口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中成药。继发细菌感染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颗粒或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发热超过38.5℃可临时服用布洛芬混悬滴剂。
5、物理降温
体温升高时采用温水擦浴、退热贴等物理方式降温。家长需每2小时监测体温,避免包裹过厚衣物。保持室内25℃左右通风环境,高热持续不退或出现惊厥应立即就医。
患儿应单独使用餐具毛巾,家长接触患儿后需彻底洗手。恢复期可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促进黏膜修复,但不可强行喂食加重疼痛。疱疹完全消退前避免去幼儿园等公共场所,日常可适量饮用菊花茶、金银花露等清热解毒饮品。若出现拒食超过24小时、尿量减少或精神萎靡等症状,需急诊处理脱水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