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是否需要支架治疗
心肌缺血是否需要支架治疗需根据血管狭窄程度和症状决定,主要评估指标有冠状动脉狭窄超过70%、药物控制无效的顽固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是决定支架治疗的核心指标。当血管狭窄超过70%且影响血流时,支架植入可有效恢复血供。这类患者常表现为活动后胸痛持续加重,或静息状态下仍有心绞痛发作。血管内超声或冠状动脉造影能明确狭窄位置与程度。
药物控制无效的顽固性心绞痛需考虑支架治疗。若规范使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后,患者仍频繁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提示心肌供氧持续不足。此时支架可改善心肌灌注,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常需紧急支架手术。梗死相关动脉完全闭塞时,12小时内植入支架能挽救濒死心肌。这类患者多有持续30分钟以上的压榨性胸痛,伴大汗、恶心,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
存在左主干或多支血管严重病变时支架治疗获益更大。左主干狭窄超过50%或三支主要血管均狭窄超过70%时,支架可显著降低猝死风险。这类病变常导致广泛心肌缺血,可能引发恶性心律失常。
特殊职业需求也可能影响支架决策。如飞行员、高空作业者等职业患者,即使狭窄程度未达70%,但缺血症状影响工作安全时,可酌情提前干预。需结合运动负荷试验评估心肌缺血范围。
心肌缺血患者无论是否接受支架治疗,均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并控制血压、血糖、血脂达标。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戒烟限酒,每周进行3-5次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出现胸痛持续时间超过20分钟或含服硝酸甘油无效时,须立即就医。术后定期复查冠状动脉CT或造影,监测支架通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