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早期有哪些征兆
心梗早期征兆主要有胸痛胸闷、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冷汗乏力、心悸头晕等表现。心肌梗死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等因素引起,建议出现相关症状时立即就医。
1、胸痛胸闷
胸骨后或心前区出现压榨性疼痛或闷胀感,可能向左肩、背部或下颌放射,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这种疼痛通常不受体位改变或呼吸影响,含服硝酸甘油可能无法缓解。部分患者描述为"像被石头压住"的窒息感,需警惕急性冠脉综合征。
2、呼吸困难
突发气促或呼吸费力,可能伴随咳嗽、喘息等症状。由于心肌缺血导致心功能下降,肺循环淤血影响气体交换。老年患者或糖尿病患者可能以呼吸困难为首发表现,而无典型胸痛,这种情况称为无痛性心肌梗死。
3、恶心呕吐
心肌缺血刺激迷走神经反射引起胃肠反应,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易被误诊为胃肠炎。下壁心肌梗死更易出现此类症状,可能伴随呃逆、腹胀等消化道症状,心电图检查可发现II、III、aVF导联异常。
4、冷汗乏力
突发全身冷汗、皮肤湿冷,面色苍白伴明显乏力。这是机体对心肌缺血的应激反应,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外周血管收缩。部分患者会出现濒死感或极度焦虑,血压可能出现波动性变化。
5、心悸头晕
心律失常引发的心跳不规则、漏跳感或心动过速,伴随头晕目眩甚至晕厥。心肌缺血可诱发室性早搏、房颤等心律失常,影响脑部供血。老年患者可能直接表现为意识障碍或认知功能下降。
预防心梗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戒烟限酒并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定期监测血脂血糖,肥胖者应减重至BMI小于24。突发胸痛时应立即停止活动,保持坐位或半卧位,及时拨打急救电话,避免自行驾车就医。康复期患者需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定期复查心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