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冒老吐是怎么回事
孩子感冒老吐可能与胃肠型感冒、鼻后滴漏刺激、药物副作用、饮食不当、电解质紊乱等因素有关。感冒时呕吐通常由病毒侵袭胃肠黏膜或鼻腔分泌物倒流刺激咽喉引起,建议家长及时就医排查病因,避免脱水。
1、胃肠型感冒
肠道病毒感染可能直接引发胃肠型感冒,除发热咳嗽外,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病毒会刺激胃肠黏膜导致平滑肌痉挛,儿童因胃肠功能较弱更易出现频繁呕吐。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同时需暂停固体食物6-8小时。
2、鼻后滴漏刺激
感冒时鼻腔分泌物经后鼻孔流入咽喉部,可能刺激咽反射引发呕吐,尤其夜间平卧时加重。患儿常伴频繁清嗓或吞咽动作。家长可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器清洗鼻腔,睡觉时垫高头部,必要时医生会开具氯雷他定糖浆减轻黏膜水肿。
3、药物副作用
部分感冒药如愈酚伪麻口服溶液、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等成分可能刺激胃黏膜,空腹服用时更易诱发呕吐。建议家长在餐后15分钟给药,若呕吐严重需更换为对乙酰氨基酚栓等直肠给药剂型。
4、饮食不当
感冒期间继续进食油腻、生冷或过量乳制品可能加重胃肠负担。幼儿呕吐后2小时内应禁食禁水,之后可少量多次饮用温米汤或口服补液盐溶液。恢复期优先选择小米粥、蒸苹果等低渣食物。
5、电解质紊乱
反复呕吐可能导致低钠低钾血症,出现精神萎靡、尿量减少等症状。此时需静脉补充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家长可观察患儿眼窝是否凹陷、皮肤弹性等脱水体征,每公斤体重需补充50-100毫升液体。
感冒呕吐期间需保持侧卧防误吸,记录呕吐次数和性状。恢复期饮食遵循由稀到稠原则,优先补充复合维生素B和锌元素促进黏膜修复。若呕吐物带血丝或呈喷射状,可能提示肠梗阻等急症,须立即急诊处理。日常注意餐具消毒与手卫生,流感季前接种疫苗可降低感染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