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脑血管疾病有哪些注意事项
脑血管疾病患者需注意控制基础疾病、调整生活方式、规范用药、定期监测及识别急症信号。脑血管疾病主要包括脑梗死、脑出血等,与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1、控制基础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是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患者需每日监测血压,空腹血糖应控制在合理范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需达标。合并房颤者应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钠片、达比加群酯胶囊等预防血栓形成。
2、调整生活方式
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减少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戒烟可显著降低卒中复发概率,限酒每日酒精量不超过25克。每周进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15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引发血压波动。
3、规范用药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需长期规律服用,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不可随意停用。服用降压药期间避免突然体位变化,出现牙龈出血等异常应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
4、定期监测
每3-6个月复查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等血管评估项目。认知功能下降患者需进行MMSE量表筛查。糖尿病患者应每季度检查糖化血红蛋白,眼底病变者需每年视网膜检查。
5、识别急症信号
突发面部歪斜、肢体无力、言语含糊等FAST症状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脑出血患者呕吐伴意识障碍需保持侧卧位防止窒息。避免自行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以免加重出血。
脑血管疾病患者应建立健康档案记录血压、血糖等数据,外出时随身携带急救卡片注明病史和用药信息。家属需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和心肺复苏技能,居家环境去除地毯等绊倒风险。康复期患者可进行言语训练、肢体功能锻炼,吞咽障碍者需采用糊状饮食防误吸。定期参加医院健康讲座了解最新防治知识,保持乐观心态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