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应该如何治疗
皮肤瘙痒可通过保湿护理、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药膏、免疫调节剂、光疗等方式治疗。皮肤瘙痒可能与皮肤干燥、过敏反应、湿疹、神经性皮炎、肝胆疾病等因素有关。
1、保湿护理
皮肤干燥是瘙痒常见诱因,建议每日使用含尿素或神经酰胺的保湿霜,如薇诺娜舒敏保湿特护霜、适乐肤修护保湿润肤乳。洗澡水温控制在40℃以下,避免使用碱性肥皂。冬季可配合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50%-60%,有助于修复皮肤屏障功能。
2、抗组胺药物
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等第二代抗组胺药能缓解过敏引起的瘙痒,作用持续24小时且嗜睡副作用较小。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适用于儿童患者。用药期间需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妊娠期妇女应遵医嘱使用。
3、糖皮质激素药膏
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凝胶适用于局限性湿疹或皮炎引起的瘙痒,每日薄涂1-2次,连续使用不超过2周。面部及皮肤皱褶处建议选用弱效激素如地奈德乳膏,长期使用可能引起皮肤萎缩或色素沉着。
4、免疫调节剂
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适用于激素治疗无效的特应性皮炎,通过抑制T细胞活性减轻炎症反应。用药初期可能出现灼热感,需避光使用。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慎用,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5、光疗
窄谱中波紫外线疗法对尿毒症性瘙痒、银屑病相关瘙痒效果显著,每周治疗2-3次,累计20-30次为完整疗程。治疗时需佩戴防护眼镜,光敏性疾病患者禁用。居家可配合使用医用红光治疗仪辅助改善症状。
日常应穿着纯棉透气衣物,避免搔抓导致皮肤破损感染。饮食需限制辛辣刺激食物及酒精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E。顽固性瘙痒或伴随黄疸、体重下降等症状时,应及时排查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系统性疾病。使用外用药前需清洁患处,两种以上药物联用时应间隔30分钟涂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