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髁上骨折是怎么引起的
股骨髁上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1、外伤
股骨髁上骨折最常见的原因是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作用。交通事故、高处坠落、运动损伤等可能导致股骨髁受到强烈冲击或扭转力,从而引发骨折。这类骨折通常伴随软组织损伤,需及时就医进行复位固定。
2、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降低,骨骼脆性增加,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中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女性是高发人群。预防需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等抗骨质疏松药物。
3、病理性骨折
骨肿瘤、骨髓炎等疾病可破坏骨质结构,导致骨骼强度下降。即使无外力作用也可能发生自发性骨折。需通过X线、CT等检查明确原发病,治疗包括手术切除病灶联合放化疗。
4、重复应力
长期重复性负重或剧烈运动可能造成骨骼微损伤积累,最终导致疲劳性骨折。多见于运动员、军人等特殊职业群体。早期需停止训练并采用支具固定。
5、发育异常
儿童骨骺未闭合时遭受暴力可能发生骨骨骺分离型骨折。需通过MRI评估损伤程度,采用克氏针内固定等保骺治疗方案,避免影响骨骼发育。
股骨髁上骨折患者康复期需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奶制品、鱼类等富含钙质食物的摄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渐进式功能锻炼,避免过早负重。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出现异常疼痛或肿胀需及时就诊。卧床期间注意预防压疮和深静脉血栓,可进行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