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的中医辨证治疗
肝硬化在中医辨证中主要分为肝郁脾虚证、湿热蕴结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及瘀血阻络证五种证型,治疗需结合证型选用疏肝健脾、清热利湿、滋补肝肾、温补脾肾或活血化瘀等治法。
1、肝郁脾虚证
表现为胁肋胀痛、食欲减退、乏力,舌淡苔白。常用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中成药可选逍遥丸、舒肝解郁胶囊。治疗需配合情绪调节,避免过度劳累。
2、湿热蕴结证
可见身目黄染、口苦尿黄、舌红苔黄腻。茵陈蒿汤合五苓散为主方,中成药如茵栀黄颗粒、黄疸茵陈颗粒。需忌食辛辣油腻,保持二便通畅。
3、肝肾阴虚证
症见胁痛隐隐、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红少苔。一贯煎合六味地黄丸化裁,中成药选用杞菊地黄丸、左归丸。宜食百合银耳等滋阴之品。
4、脾肾阳虚证
出现腹大肢肿、畏寒便溏、舌淡胖有齿痕。附子理中汤合真武汤加减,中成药如金匮肾气丸、附子理中丸。需注意保暖,限制钠盐摄入。
5、瘀血阻络证
可见面色黧黑、肝掌蜘蛛痣、舌紫暗有瘀斑。膈下逐瘀汤或鳖甲煎丸为主,中成药选用大黄蛰虫丸、血府逐瘀胶囊。应避免外伤,适度活动促进气血运行。
肝硬化患者需长期坚持低盐低脂高蛋白饮食,适量食用山药、薏苡仁等健脾食材,禁酒及腌制食品。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感染,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超声等指标。中药治疗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根据证候变化调整方药,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出现呕血、意识障碍等急症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