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不清湿疹和痱子怎么办
湿疹和痱子可通过观察皮损形态、发病季节、伴随症状等方式区分。湿疹通常表现为红斑、丘疹伴渗出或脱屑,痱子多为密集小水疱或红疹。两者可能由环境刺激、过敏反应、汗液滞留等原因引起,建议根据症状特点选择保湿护理或清凉止痒处理。
1、皮损形态
湿疹皮损多呈多形性,急性期可见红斑、丘疹、水疱伴渗出,慢性期表现为皮肤增厚、苔藓样变。痱子表现为针尖至粟粒大小的透明或红色小水疱,密集成片,白痱为晶状粟粒疹,红痱为红色粟粒疹,脓痱顶端可见脓点。
2、发病季节
湿疹全年均可发作,冬季干燥时易加重。痱子好发于夏季高温潮湿环境,多见于汗液滞留部位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婴幼儿因汗腺发育不完善更易发生。
3、瘙痒程度
湿疹瘙痒剧烈,夜间尤甚,搔抓后易出现糜烂渗出。痱子瘙痒较轻,但伴有灼热刺痛感,汗液刺激会加重不适,清洁降温后症状可缓解。
4、发病原因
湿疹可能与遗传性过敏体质、皮肤屏障功能障碍、接触过敏原等因素有关。痱子主要因汗管阻塞导致汗液滞留,与高温闷热、衣物摩擦、清洁不足等诱因相关。
5、处理方式
湿疹需加强保湿,避免搔抓,可遵医嘱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他克莫司软膏等药物。痱子应保持皮肤干爽,使用炉甘石洗剂外涂,穿着透气衣物,室温建议维持在26℃以下。
日常需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湿疹患者洗澡水温不宜超过37℃,避免使用碱性沐浴露,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保湿霜。痱子患者需减少出汗,勤换吸汗衣物,婴幼儿可适当使用婴儿爽身粉。若皮损持续加重或出现感染迹象,如红肿热痛、脓性分泌物等,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