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子宫疼什么原因
月经期子宫疼可能与原发性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性疾病、子宫肌瘤等因素有关。原发性痛经通常由前列腺素分泌过多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病理因素可能导致继发性痛经。
1、原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多见于青春期女性,与月经期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前列腺素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导致缺血性疼痛,常表现为下腹坠胀或痉挛性疼痛,可放射至腰骶部。可通过热敷、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严重时需遵医嘱使用屈螺酮炔雌醇片等短效避孕药调节激素。
2、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组织异位生长引起的疾病,病灶多位于卵巢、盆腔等部位。月经期异位内膜出血刺激周围组织,引发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可能伴随性交痛、不孕。诊断需结合超声和血清CA125检查,治疗包括地诺孕素片等药物或腹腔镜手术。
3、子宫腺肌病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导致的病变,常见于经产妇。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及逐渐加重的痛经,妇科检查可触及均匀增大的子宫。超声显示子宫肌层回声不均,治疗可选择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或子宫切除术。
4、盆腔炎性疾病
盆腔炎性疾病多由淋球菌、衣原体等病原体上行感染引起,急性期表现为下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异常。慢性盆腔炎可能导致输卵管粘连,引发月经期持续性钝痛。需完善病原体检测,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多西环素片抗感染治疗。
5、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黏膜下肌瘤可能影响子宫收缩,导致月经期疼痛和经量增多。超声可明确肌瘤大小及位置,无症状者无须治疗,症状明显者可选择米非司酮片缩瘤或肌瘤切除术。
月经期子宫疼痛者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腹部保暖,可饮用姜茶缓解不适。饮食宜清淡,减少生冷辛辣食物摄入。若疼痛持续加重或伴随异常出血、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日常记录疼痛特点和周期变化有助于医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