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子宫出血怎么治疗
功能性子宫出血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刮宫术、子宫内膜切除术、子宫动脉栓塞术等方式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通常由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病变、凝血功能障碍、精神因素、药物影响等原因引起。
1、调整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改善内分泌紊乱,避免熬夜或过度劳累。适当增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预防贫血。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避免加重盆腔充血。
2、药物治疗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可用于调节月经周期,改善激素水平紊乱。氨甲环酸片能抑制纤溶系统活性,减少出血量。地屈孕酮片通过补充孕激素促进子宫内膜转化。使用药物需严格遵医嘱,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3、刮宫术
诊断性刮宫既能明确子宫内膜病理变化,又能快速止血。术中刮除异常增生的子宫内膜组织,术后需预防感染。该操作可能导致宫腔粘连,未生育女性需谨慎选择。
4、子宫内膜切除术
通过宫腔镜切除部分子宫内膜基底层,减少月经量。适用于无生育需求且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术后可能出现闭经或经量过少,需长期随访子宫内膜恢复情况。
5、子宫动脉栓塞术
介入栓塞子宫动脉分支可控制急性大出血。采用明胶海绵颗粒阻塞血管,止血效果显著。可能存在卵巢功能受损风险,年轻患者需评估生育需求后实施。
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应建立月经日记记录出血模式,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K,避免生冷食物刺激。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超声,观察血红蛋白变化及子宫内膜厚度。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或出血持续超过10天应及时复诊,绝经后出血需警惕子宫内膜恶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