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置换的禁忌证有哪些
膝关节置换的禁忌证主要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活动性感染、神经肌肉疾病、骨骼发育未成熟、严重骨质疏松等。膝关节置换术适用于终末期膝关节病变患者,但部分人群因身体条件限制不宜手术。
1、严重心肺功能不全
合并严重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心肺功能代偿能力差的患者,手术耐受性低。全身麻醉可能诱发呼吸循环衰竭,围术期死亡风险显著增加。这类患者需通过心肺功能评估确认手术可行性,必要时选择保守治疗或局部麻醉下有限干预。
2、活动性感染
存在膝关节局部皮肤感染、骨髓炎或全身性败血症时,假体植入后感染概率极高。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可能形成生物膜导致顽固性感染。需先彻底控制感染源,监测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后,再评估手术时机。糖尿病患者尤其需排查隐匿性感染灶。
3、神经肌肉疾病
帕金森病、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等导致下肢肌力低于3级的患者,术后假体稳定性难以维持。肌肉协调性差可能加速假体松动,甚至发生关节脱位。此类患者建议采用支具固定或肌肉电刺激等康复手段改善功能。
4、骨骼发育未成熟
青少年骨骺未闭合者实施关节置换会影响骨骼纵向生长,导致肢体长度差异。假体可能随骨骼发育出现移位或应力遮挡。通常建议18岁后实施手术,特殊情况需联合骨骺阻滞术,并由儿童骨科专家参与评估。
5、严重骨质疏松
骨密度T值低于-3.5时,假体锚定区易发生粉碎性骨折或沉降。术后假体周围骨折风险增加,翻修手术难度大。需先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双膦酸盐类药物联合钙剂使用,待骨质量改善后再考虑手术。
拟行膝关节置换者术前需完善心肺功能检测、炎症指标筛查及骨密度测定。术后应坚持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使用助行器避免早期负重。控制体重在BMI28以下,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维持骨健康。定期复查假体位置及磨损情况,出现关节红肿热痛需及时排除感染。康复期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避免跑跳和深蹲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