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踝骨折多久可以下地
内踝骨折后一般需要6-8周才能尝试下地活动,具体恢复时间与骨折严重程度、固定方式及个体康复情况有关。
内踝骨折后下地时间主要取决于骨折类型和治疗方法。对于无移位的稳定性骨折,采用石膏固定后通常需要6周左右达到临床愈合标准,此时可逐步开始部分负重训练。若骨折伴有明显移位或关节面损伤,经手术内固定治疗后,需在术后4-6周复查X线确认骨痂形成情况,多数患者在术后6-8周可借助拐杖进行保护性负重。康复过程中需注意循序渐进,从20%体重负重开始,每周增加10%-20%负荷,避免过早完全负重导致内固定失效或骨折移位。踝关节活动度训练应早于负重训练,一般在固定3-4周后即可开始非负重状态下的关节屈伸练习。
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愈合进度。恢复期间可配合冷敷缓解肿胀,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适当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完全负重前需确保骨折线模糊、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且踝关节稳定性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