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发性心肌炎是怎样引起的
爆发性心肌炎主要由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药物毒性、细菌感染及物理化学因素等引起,表现为急性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1、病毒感染
柯萨奇B组病毒、流感病毒等可直接侵袭心肌细胞,导致心肌水肿坏死。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后突发胸闷气促,需通过心肌酶谱检测确诊。临床常用磷酸肌酸钠注射液、辅酶Q10胶囊等营养心肌,重症需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
2、自身免疫反应
病原体感染后诱发机体异常免疫应答,产生抗心肌抗体攻击正常组织。此类患者常伴关节疼痛、皮疹等全身症状,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可抑制过度免疫反应。
3、药物毒性
抗肿瘤药阿霉素、精神类药物氯丙嗪等可能损伤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用药期间出现心悸、血压下降时应立即停药,必要时使用右雷佐生注射液解毒。
4、细菌感染
白喉杆菌释放的外毒素可阻断心肌蛋白合成,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能引发脓毒性心肌炎。需早期足量使用注射用青霉素钠等抗生素,合并休克时需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
5、物理化学因素
胸部放射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等可直接破坏心肌细胞膜结构。此类患者多见肌钙蛋白持续升高,需持续心电监护,配合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改善能量代谢。
预防爆发性心肌炎需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呼吸道感染,接种流感疫苗及新冠疫苗可降低病毒性心肌炎风险。出现感冒症状后应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若存在心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就诊。恢复期患者应限制钠盐摄入,每日监测体重变化,遵医嘱使用盐酸曲美他嗪片等改善心肌供血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