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小儿高热的处理方法

2275次浏览

小儿高热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补液支持、观察症状、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高热通常由感染、免疫反应、环境因素、代谢异常、中暑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域,水温控制在32-34摄氏度,避免酒精擦浴导致皮肤刺激或酒精中毒。适当减少衣物包裹,保持室内通风,室温维持在24-26摄氏度。冰袋需用毛巾包裹后置于额头,单次使用不超过20分钟。

2、药物退热

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或小儿退热栓。布洛芬混悬液适用于6个月以上婴幼儿,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可用于3个月以上婴儿。给药间隔至少4-6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避免联合使用不同退热药。

3、补液支持

每公斤体重每日补液量按80-100毫升计算,可给予口服补液盐Ⅲ、稀释果汁或米汤。母乳喂养婴儿应增加哺乳频率。补液速度宜慢,每次5-10毫升,间隔10-15分钟,观察有无呕吐腹胀。出现尿量减少、口唇干裂等脱水表现时需静脉补液。

4、观察症状

监测体温变化曲线,记录发热持续时间及热型。注意有无皮疹、抽搐、意识改变等伴随症状。观察进食量、活动度、排尿排便情况。发热超过72小时或体温反复超过40摄氏度需警惕严重感染。

5、及时就医

3个月以下婴儿体温超过38摄氏度应立即就诊。出现惊厥、嗜睡、呼吸急促、皮肤瘀斑等危险信号时需急诊处理。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检查可辅助判断感染类型。细菌性感染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抗生素。

保持清淡饮食,给予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加重胃肠负担。发热期间暂停辅食添加,恢复期逐步增加营养密度。维持每日12-14小时睡眠,避免剧烈活动。退热后24-48小时再返校入园,注意隔离防护。定期接种疫苗可预防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常见致病原。

相关推荐

宝宝牛奶过敏有什么症状
宝宝牛奶过敏的症状主要有皮肤红疹、胃肠不适、呼吸道反应、烦躁哭闹、生长迟缓等。牛奶过敏是婴幼儿常见的食物过敏反应,多与免疫系统对牛奶蛋白过度敏感有关。
减肥期间能吃蛋炒饭吗
减肥期间一般可以适量吃蛋炒饭,但需控制食用量和搭配方式。蛋炒饭的主要成分是米饭和鸡蛋,若能减少油脂用量并增加蔬菜搭配,可作为减肥期间的偶尔主食选择。
手指关节破了愈合后有疙瘩怎么回事
手指关节破损愈合后出现疙瘩可能与瘢痕增生、腱鞘囊肿、异物肉芽肿、表皮样囊肿或痛风石沉积等原因有关,可通过局部热敷、药物注射、手术切除等方式干预。
颈椎疼有什么办法缓解
颈椎疼可通过热敷、调整姿势、颈部锻炼、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颈椎疼可能与肌肉劳损、颈椎退行性变、颈椎间盘突出、颈椎小关节紊乱、颈椎外伤等因素有关。
新生儿脑缺氧的症状
新生儿脑缺氧的症状主要有反应迟钝、肌张力异常、呼吸不规则、惊厥发作、原始反射减弱或消失等。新生儿脑缺氧可能与产程异常、胎盘功能不足、脐带绕颈等因素有关,需及时就医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