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预激是什么病
心脏预激是一种心脏传导系统异常疾病,主要表现为房室旁路导致的心律失常。心脏预激综合征主要有典型预激、间歇性预激、隐匿性预激等类型。
1、典型预激
典型预激是指心电图显示delta波和PR间期缩短,这类患者可能没有症状,也可能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典型预激可能与胚胎期房室环发育异常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胸闷等症状。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普罗帕酮片、盐酸胺碘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严重时需行射频消融术。
2、间歇性预激
间歇性预激是指预激波时有时无,这类患者的心电图表现不稳定,容易漏诊。间歇性预激可能与自主神经张力变化有关,通常表现为突发心悸、头晕等症状。治疗上可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明确诊断,必要时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发作。
3、隐匿性预激
隐匿性预激是指旁路仅能逆向传导,常规心电图无delta波表现。这类患者容易发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可能与旁路位置特殊有关,通常表现为突发突止的心悸。治疗上可通过电生理检查确诊,射频消融是根治方法。
4、合并心律失常
心脏预激常合并各种快速性心律失常,如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这些心律失常可能与旁路传导特性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气促等症状。治疗上需根据具体心律失常类型选择药物或射频消融。
5、罕见并发症
极少数心脏预激患者可能发生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这类情况可能与多条旁路或旁路不应期短有关,通常表现为晕厥、意识丧失等症状。治疗上需紧急电复律,后续考虑射频消融治疗。
心脏预激患者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保持规律作息。饮食上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建议定期复查心电图,监测病情变化。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无症状的预激患者也需定期随访,评估是否需要预防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