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是怎么引起的要怎么治疗
低血糖可能由胰岛素过量、饮食不规律、肝肾功能异常、胰岛素瘤、降糖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口服葡萄糖、停用相关药物、手术切除肿瘤、静脉注射葡萄糖等方式治疗。
1、胰岛素过量
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剂量过大或未及时进食可能导致血糖骤降。典型症状包括心悸、出汗、颤抖,严重时可出现意识模糊。需立即进食含糖食物,并监测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
2、饮食不规律
长时间空腹或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会使血糖水平下降。常见于减肥人群或饮食失调者,伴随头晕、乏力等症状。建议定时定量进食,随身携带糖果应急。
3、肝肾功能异常
肝脏糖原储备不足或肾脏糖异生功能受损时易发生低血糖。多见于肝硬化、肝炎患者,可能伴随黄疸、腹水。需治疗原发病,必要时静脉补充葡萄糖。
4、胰岛素瘤
胰腺β细胞肿瘤会自主分泌过量胰岛素,引发反复发作的低血糖。典型表现为晨起空腹时冷汗、抽搐,确诊需进行胰腺CT检查。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5、降糖药物副作用
磺脲类降糖药如格列本脲片、格列齐特缓释片可能过度刺激胰岛素分泌。与二甲双胍肠溶片联用时风险更高。出现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
日常需保持规律三餐,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全麦面包,避免空腹饮酒或剧烈运动。建议糖尿病患者随身携带血糖仪和15克速效糖类食品,家属应学习识别低血糖症状及急救方法。长期反复发作需完善胰腺CT、胰岛素抗体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