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如何用高频电刀治疗大肠息肉

发布时间:2018-05-3062658次浏览

大肠息肉是起源于大肠黏膜上皮的肿物,大肠息肉的发病率与地理环境、生活习惯、检查方法及经验标准不同有关,并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也随之增高。在病理上通常分四型:幼年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

幼年性息肉与先天性发育异常有关,90%以上见于10岁以下儿童;炎症性息肉与大肠粘膜慢性炎症反复发作,主要见于中青年患有炎症性肠病、慢性痢疾、肠结核等疾病;增生性息肉是中老年人多发的一种大肠粘膜的退行性改变;上述息肉癌变率很低。腺瘤性息肉与大肠癌有密切关系,90%以上的大肠癌为腺癌,半数以上为腺瘤癌变所致,其中绒毛状腺瘤癌变率最高,因此有人认为大肠息肉为癌前病变,因此临床上对确诊为大肠息肉患者多采用切除治疗,其一因息肉整体切除后活检可确定病理性质;其二,息肉切除后可预防癌变;其三,治疗息肉出血。因此对腺瘤性息肉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可降低大肠癌的发生率,对大肠癌的二级预防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息肉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活检钳除、激光汽化、微波透入、高频电凝的电烙、热钳、圈套切除、手术等多种方法,最常采用的是结肠镜下大肠息肉摘除术,以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息肉法常用。该方法具有不需要全麻、痛苦小、损伤小、安全、简便等特点,具体操作如下:

(1)电凝摘除术:术前清洁肠道后置入结肠镜后清晰显露息肉,插入圈套器,于息肉基底部稍上方套住息肉后,关闭和收紧圈套襻,尽量靠近靠近息肉缓慢收紧圈套钢丝,切忌用力过猛,以免息肉被机械勒除而出血,于基底部电凝息肉并逐渐切除息肉。每次凝切时间不可过长,以1~3秒为宜。切除后残端应发白,并观察1~2分钟无出血即可退镜。

(2)高频电凝灼除:主要用于多发半球状小息肉,用高频电刀直接进行电凝、电灼治疗。

(3)热活检除术:对于体积较小的无蒂息肉可用与活检钳形状相同的可电灼活检钳,钳夹息肉顶部并提起后电灼,基底部变白后息肉脱落后送病理。

(4)粘膜下注射分块电凝摘除术:对于较多的息肉无法一次将其套入圈套襻,可选择在息肉基底部粘膜下注射高渗盐水+肾上腺素,然后用圈套襻套入部分息肉并于电灼切除,依同法切除剩余息肉。

术后观察4~6小时,卧床休息2~3天,1周内避免剧烈活动及重体力劳动;术后进少渣饮食,1周内忌粗糙食物;2周内保持大便通畅,排便忌用力。

大肠息肉高频电切术常见的并发症为出血、穿孔、腹痛(息肉摘除后电凝综合征),但对带蒂或亚蒂且蒂的直径不超过1cm的息肉进行切除都是安全的。

相关推荐

如何诊断自己得了大肠息肉
大肠息肉通常无明显症状,常在肠造影检查或肠镜检查时偶然发现,但一旦息肉逐渐增大或发生癌变,则可能会出现便血或引起便秘腹痛等。当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改变、便血、腹部不适、消化不良等表现,提示肠道有可能出现潜在病变,需要到医院进一步确诊。大肠息肉可通过肠造影检查、肠镜检查、腹部CT检查、虚拟结肠镜检查等进行诊断。其中肠镜检查是确诊大肠息肉的最重要手段,肠镜检查不仅可直接观察肠道内部整体情况,明确病变部位,如有必要还可同时进行活组织检查或息肉切除。
语音时长 00:56

2022-10-11

58695次收听

大肠息肉的疾病进展是怎样的
患者预后与息肉性质密切相关。若病理提示为非肿瘤性息肉,一般预后良好、恶性变概率极低、再发率低,绝大多数的大肠息肉属于此类;若病理提示为腺瘤性息肉,则预后相对较差、恶变风险较大、且再发率高达59.46%。腺瘤性息肉发展为肠癌的时间平均为5-10年。而直径一厘米以上的息肉则可在2-5年即逐渐进展为肠癌。息肉越大发展为恶性肿瘤的时间越短,发生癌变的几率也越高。直径1cm以下的腺瘤性息肉癌变几率尚不及1%,而直径2cm以上的腺瘤性息肉,癌变几率则可达35%左右。
语音时长 00:57

2022-10-11

71908次收听

02:05
大肠息肉的危害如何来预防
大肠息肉的危害是很严重的,它会引起腹痛或者肠道出血等症状。比较严重的肠息肉还会引起肠套叠、肠梗阻以及严重的腹泻、贫血。另外大肠息肉有一定癌变倾向,会容易演变为直肠癌。腺瘤性息肉发展为肠癌的时间平均为5-10年,而直径1cm以上的息肉则可在2-5年即逐渐进展为肠癌。息肉越大发展为恶性肿瘤的时间越短,发生癌变的几率也越高,直径1cm以下的腺瘤性息肉,癌变几率尚不及1%,而直径2cm以上的腺瘤性息肉,癌变几率则可达35%左右。要做好大肠息肉的预防工作,需保持良好心态,劳逸结合。要从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开始,从而在源头上控制疾病发生的可能,达到预防大肠息肉的目的。每日脂肪总摄入量应控制在总能量的30%以下,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钙质的食物,尽量不饮酒或少饮酒,进行规律运动,积极控制体重。
01:49
大肠息肉的诊断
大肠息肉可通过肠造影检查、肠镜检查、腹部CT检查、虚拟结肠镜检查等进行诊断,其中肠镜检查是确诊大肠息肉的最重要手段,肠镜检查不仅可直接观察肠道内部整体情况,明确病变部位,如有必要还可同时进行活组织检查或息肉切除。由于同一腺瘤中不同部位的绒毛成分量及不典型增生程度往往不一,所以钳取活检处病变并不能完全代表全貌,活检处无癌变亦不能肯定腺瘤他处无癌变。因此腺瘤的不典型增生程度及无癌变往往需切除整个肿瘤,仔细地切片检查方能肯定。钳取活检病理结果可供参考,但并非最后诊断。我们要对腺瘤钳取活检在诊断中这种局限性必须有所了解。
01:46
大肠息肉的治疗
一旦发现大肠息肉应尽可能全部切除,尤其是极有可能发生癌变的腺瘤性息肉,必须及时手术切除。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一部分息肉可以在结肠镜下,使用高频电或微波、激光等摘除掉,避免了病人开腹的痛苦。医务人员经肛门置入肠镜,并逐渐向内推送,如发现息肉可利用活检钳除法或圈套切除法等直接切除息肉,或通过在黏膜下层注射生理盐水使病变基底部隆起后再切除。对于蒂较大的息肉或广基息肉大于2厘米的,或者内镜切除不全且无法经肛门切除者,一般需要行经腹息肉切除术。息肉切除术后并发症主要是肠道出血,通常在术后1-2周可能出现延迟性出血。此外极少数患者还可以出现肠穿孔,必要时需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01:40
大肠息肉的疾病进展
患者预后与息肉性质密切相关。若病理提示为非肿瘤性息肉,一般预后良好、恶性变概率极低、再发率低,绝大多数的大肠息肉属于此类;若病理提示为腺瘤性息肉,则预后相对较差、恶变风险较大、且再发率高达59.46%。腺瘤性息肉发展为肠癌的时间平均为5-10年。而直径一厘米以上的息肉则可在2-5年即逐渐进展为肠癌。息肉越大发展为恶性肿瘤的时间越短,发生癌变的几率也越高。直径1cm以下的腺瘤性息肉癌变几率尚不及1%,而直径2cm以上的腺瘤性息肉,癌变几率则可达35%左右。
01:37
怎样知道自己得了大肠息肉
大肠息肉通常无明显症状,常在肠造影检查或肠镜检查时偶然发现,但一旦息肉逐渐增大或发生癌变,则可能会出现便血或引起便秘腹痛等。当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改变、便血、腹部不适、消化不良等表现,提示肠道有可能出现潜在病变,需要到医院进一步确诊。大肠息肉可通过肠造影检查、肠镜检查、腹部CT检查、虚拟结肠镜检查等进行诊断。其中肠镜检查是确诊大肠息肉的最重要手段,肠镜检查不仅可直接观察肠道内部整体情况,明确病变部位,如有必要还可同时进行活组织检查或息肉切除。
大肠息肉症状有哪些
大肠息肉可能会有消化道症状、便血和肠梗阻等症状。大肠息肉的出现可能与年龄、遗传、吸烟、饮酒和饮食直接相关。有肠息肉家族病史的患者几率是普通人的几倍。息肉主要来自大肠粘膜的病变和肠腔内突出的肿瘤。早期肠息肉相对较小、表面光滑、无明显症状。少数患者容易出现腹痛和腹胀,大多数患者不会受到重视。随着疾病的恶化,息肉的表面会腐蚀并导致便血。例如息肉靠近肛门,排便时颜色为鲜红色,而远离肛门的息肉排便时会出现深红色的血液。随着时间的流逝,息肉生长并出现完整或不完整的肠梗阻。
语音时长 01:01

2021-04-09

95954次收听

大肠息肉怎么治疗
大肠息肉无论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都需要手术切除。而且肠道的检查需要定期就做,检查到有息肉可以直接进行切除,良性息肉是没有发生病变的时候,这时候切除以后生活中注意健康饮食,就可以预防复发,而恶性的息肉切除以后还可能会继续发作,这时候就要给予其他方法治疗,所以定期检查身体是将风险降低的有效办法。肠息肉发现以后要及时手术,术后注意健康饮食、少油腻、油炸食物,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这对于护理肠道有很大的帮助,避免息肉再次复发。
语音时长 01:01

2021-04-09

85964次收听

大肠息肉严重吗
肠息肉有增生的慢性炎性息肉、绒毛状管状腺瘤性息肉以及侧向发育型息肉,前两者都是良性病变。但是在绒毛管状腺瘤,或者是增生性腺瘤的基础之上,随着时间的延长,一般3~5年或者10余年,在本身的息肉基础之上息肉的顶端容易发生转移,或者是恶变的情况。这种情况就是恶性的表现,也就是临床上说的管状腺瘤3级或4级的表现。所以要注意在息肉诊断明确的前提下,应尽早在肠镜下给予切除,这是预防和再次发生肠癌的首要解决办法。在发现息肉之后,最好在1年左右再次复查肠镜,了解有没有再发的或者是观察一下切除息肉部位有无新生。
语音时长 01:36

2020-03-20

57579次收听

大肠息肉的症状有哪些
大肠息肉疾病前期症状有很多,患者一般会出现大便出血、排便习惯改变等明显症状。同时一些患者长期出现腹泻或便秘,在进行治疗以后症状仍然没有改善,也需要及时进行治疗,避免大肠息肉在肠胃当中不断地生长。
大肠息肉症状有哪些
大肠息肉的出现确实会有很多的症状,但是每一个患者的症状会有所区别,在经过统计之后会发现主要有明显的便血,也会改变排便的习惯,甚至还会出现明显的腹痛现象,如果没有及时的改善,更加还可能会造成脱垂的现象,也会造成肠道的刺激症状。
大肠息肉严重吗
一般情况下,大肠息肉是比较严重的,可引起消化道不适、全身不适、出现恶变的危害,需要积极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大肠息肉手术后吃什么
无论是做大手术还是小手术,术后的饮食都相当重要,在做大肠息肉手术以后,要多吃一些面食和粥类食物,碱类食品也是非常不错的,但是不适合吃油腻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手术过后需要注意休息,但同时也需要适量的活动。另外,在手术后也需要服用一些药物,以免感染。
大肠息肉您了解多少
大肠息肉是所有向肠腔突出的赘生物的总称,包括肿瘤性赘生物和非肿瘤性赘生物,肿瘤性息肉一般不会自行消失,有恶变倾向,不容忽视。临床上所谓的大肠息肉并不说明息肉的病理性质,通常临床所说的息肉多为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统称为腺瘤。息肉大小不等,可以为带蒂的,也可以为广基的;可以分布于结肠、直肠的某一段,也可以累及全结肠和直肠;可以为单个或分散分布,也可为很多息肉聚集在一起。它可小至芝麻、绿豆,直径仅几毫米,也可大至核桃,直径有2~3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