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漫谈骨质疏松

50775次浏览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地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

在医学上,骨质疏松症最早是在1885年提出来的,直到1990年在丹麦举行的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上,骨质疏松症才有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并得到世界的公认: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

主要表现为:骨量减少、骨钙溶出、脊柱压缩性骨折,致使“龟背”出现,并伴老年呼吸困难、骨质增生高血压、老年痴呆糖尿病等一些老年性疾病;骨的微观结构退化,骨的强度下降,脆性增加,难以承载原来负荷。

骨质疏松症的危害 骨质疏松症导致骨骼受力不均,或骨质脆弱、机体产生修复性反应而形成骨刺,这种骨质成份异常分布的结果,也会引起椎间盘突出,骨质疏松症往往是骨折、骨坏死、骨折不愈合的内在原因,类风湿与风湿性关节炎最大的危害就在于软骨下骨组织蜂窝样变而丧失功能,而引起的原因与免疫细胞从骨髓中涌向关节密切相关。

骨质疏松症可产生骨痛、驼背、身材变矮、骨折乃至致残等后果。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有髋骨骨折和脊柱骨折,而且往往还会引起继发性并发症。骨质疏松症会使椎体骨畸形,腹部受压引发胃肠道疾病;骨质疏松症也会使脊柱骨脆弱,卧床不起,引发肺部感染。

骨质疏松症(有时也简称为骨质疏松)可分为以下几类:

(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如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等。

(2)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如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等。

(3)原因不明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如遗传性骨质疏松症等。

根据骨质疏松发生的范围又可分为以下两类:

(1)全身性骨质疏松症:如老年性骨质松症、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等。

(2)局限性骨质疏松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性骨质疏松症、肢体石膏固定后引起的局部骨质疏松症等。

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理 引起中老年人骨质丢失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近年来研究认为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

(1)中、老年人性激素分泌减少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致使骨吸收增加已是公认的事实。

(2)随年龄的增长,钙调节激素的分泌失调致使骨代谢紊乱。

(3)老年人由于牙齿脱落及消化功能降低,骨纳差,进良少,多有营养缺乏,致使蛋白质,钙,磷、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

(4)随着年龄的增长,户外运动减少也是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

(5)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骨疏松症与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变异有密切关系。

相关推荐

01:28
女性喝苏打水的副作用有哪些
通常情况下,女性喝苏打水可能有缺乏胃酸、食欲下降、营养吸收障碍、骨质疏松、碱中毒等副作用。1.缺乏胃酸:苏打水属于碱性,具有中和胃酸和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女性喝苏打水会与胃酸发生反应,减弱胃酸的作用,长期饮用可能会导致缺乏胃酸的情况发生。2.食欲下降:苏打水通常口感清新、微甜,但长期喝可能会对胃部产生一定刺激性,可能会破坏胃部的酸碱平衡,造成食欲下降。3.营养吸收障碍:若女性长期喝苏打水,可能会导致胃酸分泌逐渐减少,从而影响正常的胃部消化功能,造成营养吸收障碍的问题。4.骨质疏松:若女性频繁喝苏打水,可能会影响身体对钙元素的吸收,长期如此可能会导致体内严重缺乏钙元素,引发骨质疏松。5.碱中毒:女性长期喝苏打水可能会导致体内的碱性物质过多,若女性的体质较差,可能会引起碱中毒,身体会出现兴奋、躁动、尿少等症状。苏打水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适量喝,不建议长期饮用,女性可以多喝白开水或矿泉水。
骨质疏松不能吃什么菜
骨质疏松不能吃含有咖啡因过多或者是草酸过多的食物,以及腌制食品、辛辣食物等。1.含有咖啡因过多的食物:当骨质疏松时要减少吃含有咖啡因过多的食物,比如浓茶、咖啡等,以免导致体内的钙质流失,导致病情加重。2.含有草酸过多的食物:如果是骨质疏松的患者,也要少吃一些含有草酸的食物,比如菠菜、韭菜等,因为这些食物有可能会抑制胃肠道对钙的吸收。3.腌制食品、辛辣食物:患有骨质疏松在治疗的时候还要少吃腌制食品或者是辛辣的食物,比如咸菜、辣椒等,以免导致体内尿钙增加,影响到钙质的吸收。
语音时长 01:17

2022-07-29

14346次收听

02:34
骨密度正常值范围
正常人的骨密度,在临床中常用的有单光子测量、双光子测量,还有双能X线的骨密度测量,在临床上常用的就是双能的X线骨密度检查。正常值在男性测的是腰椎,是1.003加减0.002,女性是1.028加减0.016,也是指的腰椎的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这个是正常的范围。如果超出了正常范围,就会表现一些骨量的减低或者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在临床中是指这个值小于-2.5克/每平方厘米,如果大于-2.5,那么又小于0,这种情况称作为低骨量,负值数值越大,说明骨质疏松就越严重。
02:11
骨质疏松吃什么最好
最基本的第一就是钙或维生素D,这是基础,吃这两样还会100%有骨质疏松,所以要服用治疗的药物,治疗的药物有骨吸收抑制剂。所以具体吃什么好,根据不同的原因,然后制定不同的方案。还有一些饮食方面,饮食方面的注意,一般就是多吃点含钙量高食物,豆腐类的、虾皮类的,这类豆制品,里头含钙相对多一些,海产品里的含钙要高。但一般情况下再食物补,骨质疏松的人,其量是不够的,一般还要补大约800mg左右的钙,具体吃什么好根据具体原因,由大夫给你做一个好的处方。
骨质疏松症如何诊断
患上骨质疏松非常可怕,严重的骨质疏松会造成骨折,严重影响生活,那什么叫骨质疏松呢?骨质疏松症就是以骨量减少,骨的脆件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骼疾玻骨质疏松症如何诊断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怎么治疗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可以适当应用药物进行治疗,比较常用的药物就是骨吸收抑制剂和促进骨形成的药物。如果病情严重,可以考虑做手术治疗,包括开放性手术和微创手术。
骨质疏松吃什么药
骨质疏松的病人,目前为止主要针对的是原发性的骨质疏松,主要有两大块,一个是绝经后的骨质疏松,一个是老年性的骨质疏松。所有这些骨质疏松都有两个基础用药,一个是钙剂,一个是维生素D,这是骨质疏松的基础用药,之后才是治疗骨质疏松用药。在绝经后骨质疏松来说,现在最常用的就是激素替代疗法,绝经后三年之内,可以用雌激素类的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用激素受体的替代剂。老年性骨质疏松和绝经后骨质疏松有一类药可以同时使用,就是双膦酸盐类抑制钙吸收的药物,现在逐渐还有一种是抑制甲状旁腺素的药物,PTH的药物现在已经上市了也可以使用。
语音时长 01:02

2020-06-03

58572次收听

骨质疏松是怎样形成的
骨质疏松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很大,引起这种疾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人体中钙元素的减少造成的,主要与不经常参加运动,不过多的接触阳光而引起的,所以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01:54
驼背怎么矫正
患者出现驼背可以通过佩戴支具治疗,进行抗骨质疏松的治疗。驼背多见于老年人的弓形驼背。驼背主要是因为椎间盘的失水和老年椎体慢性的骨质疏松的改变。若驼背患者年龄较大可能无需矫正。如果是青壮年或刚步入老年期则建议佩戴支具治疗,同时进行抗骨质疏松的治疗。抗骨质疏松治疗有严格的治疗方案,在佩戴支具的同时,还要进行功能锻炼,驼背一般都是向前屈,因此建议患者行走时尽量挺直脊柱且不要侧弯。还要注意锻炼腰背肌的力量。
骨质疏松的症状是什么
骨质疏松的症状常表现为疼痛、身长缩短、驼背、骨折及呼吸功能下降。疼痛主要表现为腰背痛,其疼痛会扩散,沿脊柱向两侧。疼痛后出现常出现身长缩短、驼背,主要受累的是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椎体前部,负重量大,尤其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形成驼背。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骨折,常见是椎体压缩性骨折,以腰椎为最常见。当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容易累及脊椎后弯,引起胸廓畸形,导致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出现呼吸功能下降,表现为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语音时长 01:24

2019-12-11

57395次收听

骨质疏松的病因是什么
导致骨质疏松的病因非常多,从大的方面分为原发骨质疏松和继发骨质疏松。作为原发骨质疏松,比如妇女绝经之后,由于绝经之后,雌激素分泌水平急剧下降,就会导致骨质疏松的形成。老年人也会逐渐的形成骨质疏松。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形成的原因,比如有内分泌的改变,常见的疾病有甲亢、甲状旁腺的功能亢进、糖尿病或者皮质醇增多症等。作为妊娠期的妇女和哺乳期的妇女,也非常容易导致骨质疏松。另外有一些患者长期的营养不良,摄入的食物含钙量不足或者维生素D3的摄入量也不足,都会引发骨质疏松。骨科比较常见的患者,骨质疏松的病因是由于废用导致的,就是由于骨折之后不能够负重活动,患肢需要固定从而长时间的骨质废用,引发骨质疏松。因此罹患骨质疏松后应该避免负重、剧烈运动,防止骨折的发生,尤其是老年患者骨折的发生率更高。
语音时长 01:20

2019-12-10

56187次收听

骨质疏松吃什么好
骨质疏松日常生活中需应多吃含钙、磷丰富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鱼类、肉类等,如排骨、虾皮、海带、花菜、核桃仁、豆制品等食物,此外,还应多吃含维生素D和C的食物,如蛋类、谷物、粗粮、小白菜、水果等,来促进钙、磷吸收。食物无法补充可用药物钙片、骨化三醇等药物治疗。对于继发性骨质疏松,无法单纯通过饮食来治疗,需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平时仍需忌辛辣、过咸、过甜等刺激性食品,禁烟酒,注意维持体重、不可食过油腻食物,避免肥胖、注意休息、规律作息、多晒太阳。骨质疏松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需根据具体的发病原因来决定相应的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多见于老年人、绝经期女性等。
语音时长 01:19

2019-12-05

54209次收听

02:35
手抽筋的原因
手抽筋主要骨质疏松、受寒、肌肉痉挛、神经受到压迫、颅脑损伤等原因引起。一,骨质疏松,手部抽筋反复发作,尤其在做精细活或者夜间加重考虑与骨质疏松有关,建议行骨密度检查,T值低于负一点五到负二点五之间为骨质稀疏;低于负二点五以下则是骨质疏松。确诊为骨质疏松可以通过补充钙质或者维生素d治疗。二、受寒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局部肌肉暂时性的痉挛,选择中药冲洗、贴膏药、局部的对症治疗等即可治疗。三,颈部神经受到压迫,会出现抽筋或者麻木的症状。四、部分患者因为颅脑损伤也会出现手部抽筋的表现,比如手足徐动型脑瘫的病人。
骨质疏松症的症状有哪些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
防治骨质疏松饮食四原则
骨质疏松症患者在饮食上除了补充一般营养外,最重要的是补充钙质及胶原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