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家庭治疗帮助心理困扰的儿童青少年

63767次浏览

家庭治疗是帮助心理困扰儿童青少年的有效方式之一,主要通过改善家庭互动模式、增强亲子沟通、调整家庭结构来缓解情绪行为问题。心理困扰可能由学业压力、社交障碍、家庭冲突、创伤事件或神经发育异常等因素引起。

1、改善家庭互动

通过角色扮演、家庭游戏等系统性干预,帮助家庭成员识别不良互动循环。例如针对对立违抗行为,可引导家长用积极关注替代批评指责,建立清晰的规则与正向激励。治疗过程中常使用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代际传递模式。

2、增强亲子沟通

采用非暴力沟通技术训练家长使用"我信息"表达感受,指导儿童青少年用安全方式宣泄情绪。对于抑郁倾向的青少年,需特别关注家庭中情感表达的禁忌话题,通过情感镜映技术提升共情能力。

3、调整家庭结构

运用结构式家庭治疗技术重构家庭子系统边界,改善过度纠缠或疏离的关系。针对父母离异家庭,需帮助儿童摆脱三角关系;对多子女家庭中的"替罪羊"现象,需重新分配家庭注意力资源。

4、处理创伤事件

对于经历校园欺凌、亲人亡故等创伤的儿童,通过家庭叙事治疗重构创伤记忆。采用代际家谱图技术识别家族未处理哀伤,使用仪式化干预帮助家庭完成哀悼过程,必要时结合眼动脱敏再加工治疗。

5、协同专业干预

当存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自闭症谱系障碍等神经发育问题时,家庭治疗需与认知行为治疗、社交技能训练等专业干预协同。指导家长执行行为契约、情绪记录表等工具,定期与学校心理老师沟通进展。

实施家庭治疗期间,建议保持每日15-30分钟专属亲子互动时间,采用绘画、日记等非言语方式辅助交流。注意观察睡眠、饮食等生理指标变化,定期与心理治疗师评估进展。避免在家庭冲突升级时强行沟通,可设立"冷静角"暂停机制。同时鼓励儿童参与团体体育活动,通过规律运动调节神经递质平衡。

相关推荐

如何鉴别诊断联想松弛与思维破裂
联想松弛与思维破裂的鉴别要点主要在于语言逻辑性、内容连贯性及现实检验能力。联想松弛表现为思维联系松散但仍有逻辑关联,思维破裂则是思维结构完全解体,语句间无逻辑联系。联想松弛患者通常能维持基本对话框架,语句间存在可理解的关...
思维缓慢的预防措施
思维缓慢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心理干预、营养补充、适度运动及定期健康检查等方式预防。思维缓慢可能与压力过大、睡眠不足、营养不良、慢性疾病或神经系统病变等因素有关。1、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维持大脑正常功能,避免熬夜...
03:10
儿童胆子小是因为什么原因
儿童胆子特别小原因多种多样,和孩子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家长因素都有关系。首先每个孩子性格、气质、特征都不太一样,有的天性胆小、懦弱、内向,不太愿意社交,这和孩子先天性格特点有关,并不是病态表现,不需要特别检查或处理。有些孩子因为家庭环境影响导致胆子比较小。有的家庭构成不太完整,像一些单亲家庭,或者家庭气氛相对较差,父母经常吵架,对孩子性格特质形成有影响。还有一些孩子是因为家长教育不太合理导致胆子小,比如家长经常大声训斥、批评,孩子不敢去尝试很多事情,也容易导致孩子胆子小。所以,对于儿童胆子小,绝大部分并不是躯体疾病问题,多数是行为问题。
什么是森田疗法
森田疗法是一种针对心理性疾病的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法的主旨是要让患者接纳自身的不良情绪,从而能够有效的支配和进行调控,不再受不良情绪的控制,这样就会及时消除心理疾病。森田疗法目前可以用来治疗焦虑症、抑郁症以及强迫症等各种精神心理性疾病,一般通过长期规律的治疗,可能会逐渐好转。应用森田疗法需要注意配合其他治疗方法,比如适当的药物治疗以及有效的心理疏导,对于心理性疾病往往需要进行综合的治疗方法,这样才能及时消除不适症状,防止复发。
语音时长 01:01

2021-05-21

70508次收听

心情一直很压抑怎么办
心情一直很压抑,如果是抑郁症,可采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如果只是短时间的心理压抑,可以通过适量的体育锻炼、多交往,多从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等这些方面来调整。心情一直很压抑怎么办,还需要结合其他的一些表现,就是除了压抑,有没有觉得做事没有兴趣、有没有觉得没精神不愿意活动,比较消极悲观,没有希望,变得没有自信,或者觉得脑子反应慢,记不住事情,注意力不集中。另外吃饭、睡觉怎么样,就是看一下有没有其他的抑郁方面的问题,如果还有这些情况,并且持续时间超过两周,考虑是有抑郁症的,对于抑郁症就要采用规范系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当然如果只是短时间的心理压抑,可以通过适量的体育锻炼,通过多交往,多从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等这些方面来调整。
语音时长 01:07

2021-05-21

98189次收听

怕黑是什么心理疾病
大部分的人都会出现一些怕黑的情况,这只是一种人的本能心理,由于人的眼睛不能夜视,在黑暗中失去了视觉人就会有一些不安的情况,如果怕黑较为严重,可能是特殊恐惧障碍的一种,患者表现为对黑暗出现病态的恐惧情绪,患者也知道这种恐惧情绪是病态的、过度的、不合理的,但是,患者仍然会出现病态的恐惧情绪。如果这种病态的恐惧情绪已经严重影响患者学习、工作、生活,可以对其进行系统的心理治疗,患者的病态情绪均会有改善,其中,系统脱敏疗法或暴露疗法是使用最多的治疗方式,必要时,可以借助药物治疗,如:舍曲林、帕罗西汀等。
语音时长 01:13

2021-05-20

90383次收听

为什么不敢和别人对视
一部分与性格基础有关,比较内向、害羞的人或者是缺乏自信的人,有的时候不敢与他人对视,这个情况比较常见,属于正常的。如果总是出现这样的情况,甚至较为熟悉的人也会这样,那可能是患上了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患者害怕在社交场景或者让人感到尴尬的社交行为和活动中出现,一旦面临这种情景,就会出现手忙脚乱、不敢和别人对视,因此出现严重的焦虑反应,如果与别人对视会感受到来自别人对自己的关注,因此感觉到自己容易出丑或者出现尴尬,并且会有强烈的逃避冲动或者想法,患者为此感到坐立不安,出现头晕、头痛、呼吸困难、心慌、心跳加快或者颜面潮红、大量出汗等表现。临床上当出现是社交恐惧症时,就需要应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语音时长 01:32

2021-05-20

78643次收听

喜欢猜疑别人是属于哪种心理疾病
这个可能是性格的因素导致的。可以见于正常的情况,如一般敏感的人群可以出现猜疑,往往对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不会造成严重的影响。还有些人可能属于偏执型人格障碍,这种心理问题的表现就是喜欢猜疑,固执,心胸狭窄,很难听取别人的意见;还有就是强迫性思维,总是胡思乱想,反复思考,猜疑,自己明知道没有必要,但是控制不住自己;还有的患者不一定能够体会到这是一种疾病,而影响到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的,往往见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特别是出现的关系妄想、嫉妒妄想等内容,特别是对别人的一举一动,特别关注,认为别人是针对自己的。出现上述症状者及时到医院就诊,寻求医生的帮助。
语音时长 01:20

2021-05-20

95101次收听

02:14
认知是什么
认知是大脑的高级神经功能,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所谓的感觉就是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记忆、思维、想象、语言、视空间结构等。总的来说,认知是人们获得知识,学习知识,并运用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认知过程。人的认知能力与人的认知过程密切相关,认知是认识过程中的一种产物。一般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知都是认识活动。许多精神障碍患者会出现认知功能受损,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障碍、强迫症,还有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等。一旦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说明大脑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障碍,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尽早就医。
要不得的“从众心理”
在工作中医生经常会遇到这么一种情况:病人明明是专门找医生来看病,他开始很信任医生,但一旦住院接触动其他病人,就马上会改变原来的主意,对医生的建议产生疑问,甚至自作主张改变治疗方案和手术方案,让医生哭笑不得,患者自己也会因此而不能得到最佳的治疗方案,多受痛苦或多花钱,最后又很后悔。
什么是催眠治疗
在各种心理治疗中,最为神秘的莫过于古老的催眠治疗。催眠治疗是催眠术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是众多心理治疗的方法之一。催眠,广义上指人类活动中与催眠现象有关的一切文化现象,包括巫术、气功、瑜伽、禅修、冥想、宗教、人体特异功能、各种神秘现象等。狭义的催眠是指催眠术实施的过程。被催眠和自我催眠是生物本能之一,生物通过催眠躲避危险、自我保全、维持健康、延续生命。
母子关系和内心安全感
精神分析学派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非常重视人的童年经历对人一生的影响。我们在治疗现实中成人的情感情绪,包括一些精神问题的时候往往会辐射到他的童年。6岁之前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它就像是盖楼的时候打地基一样,6岁之前是地基。其实不光是6岁,还有很多其他的影响,在6岁之前有很多孩子重要的心理体验在潜意识里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