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中医是如何认识肿瘤的

57701次浏览

现在肿瘤已经变成临床上的常见病。但肿瘤的疗效,无论中西医都有待于提高。中医对于肿瘤的防治有悠久的历史,并有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向广大患者介绍中医对肿瘤的认识,使他们了解中医,认识中医,进而正确的选择中医,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治疗。归纳起来,中医对肿瘤的认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 中医对肿瘤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我国古代医书,对肿瘤的发生原因曾经有过论述,这些论述虽然还没有完全阐明肿瘤发生的原因,或者有些是不正确的推断,但是也有不少合理的见解。实际上,直到今天现代医学也没有将肿瘤的病因完全解释清楚,比较统一的看法是,环境中的致病因素,例如各种不正常的物理和化学刺激,还有人体的内部因素,比如遗传和精神因素,都有可能是肿瘤的病因。

中医学认为,“气”和“血”是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基础。中医学里的“气”,既包含着身体内部运转着的营养性精微物质,也指内脏器官的活动机能状况。如果由于某些原因,使“气”或“血”出现了不正常状况,即所谓“气郁结”或“血瘀滞”的时候,就会引起疾病。对于肿瘤的发生原因,中医学认为也是由于精神情绪的过度紧张、忧郁,或者外邪(也就是外部致病因素)的侵犯,以及机体衰老、饮食起居的影响等等,引起体内气血郁结瘀滞,最后诱发肿瘤。另外,人体内所产生的某些不正常物质积累在身体里面,或者内脏功能的失调、紊乱等等,都能成为诱发肿瘤的病因。

2. 中医对肿瘤的临床表现的认识

在我国历代文献里,有很多关于肿瘤临床症状的形象描述,包括瘤和癌这两个汉字,都比较形象地体现了肿瘤的特点,据公元610年的《诸病源候论》这本医书的记载,认为是体内“气血的留结”,或者是人体所产生的某些不正常物质的滞留,着重点是留而不去的“留”字,加上病字偏旁就成为肿瘤的“瘤”字。恶性肿瘤在中医学里叫做“癌”,为什么会有这个名称?这是由于到恶性肿瘤质地坚硬,部位固定,表面凹凸不平,好象岩石一样,所以称为“岩”。而在古时候“晶”字的上半部是一个品字,下半部是一个山字,它同岩石的岩字是通用的。“晶”字加上病字偏旁就成“癌”字了。

在肿瘤的症状方面,历代中医文献曾经有过相当正确的描述,不少还抓住了要点。《诸病源候论》记载:“瘤者,皮肉中忽肿起,初梅李大,渐长大,不痛不痒……”这段话是说,肿瘤是逐渐长大的,没有痛痒症状,经过较长时间以后,可能长得很大,不能消退。中医学对乳癌的论述,历代的资料很多。公元16l7年的《外科正宗》对乳癌的描述尤其具体,书中说当乳癌起初象豆子、棋子大小的时候,可能两、三年没有痛痒,渐渐长大以后出现持续性疼痛,再发展的时候好象许多栗子堆在一起,患病的部位会逐渐地变色、溃烂、发臭、凹陷的部位象岩穴,凸起的部位象莲子;以后甚至发生钻心一样的疼痛。到身体出现衰竭的时候,就很难治好了。

即使是发病很低的男性乳腺癌,古代医籍中也有描述,在17世纪初,明代一部叫做《证治准绳》的医书中,记录了一例男性乳癌的病例。这个病人在发病之前,曾经因为几次参加“科举”考试未能考上而闷闷不乐。后来,发现左侧乳头常常有小量分泌液流出,不久乳头旁出现肿块。由于没有及早诊断和合理治疗,肿块增大、溃破、变成岩穴之状。这些记述,基本上符合乳腺癌的症状和演变。

另外,历代中医文献还记述了喉癌、食道肿瘤、胃肠道肿瘤、甲状腺肿瘤皮肤肿瘤等。中医学虽然早已认识到有些肿瘤是属于难治之症,然而对肿瘤并不是束手无策。除了重视对全身的整体治疗外,还包括针对肿瘤病变的药物治疗和手术割除的措施。

3. 中医对肿瘤的治疗的认识

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提到,对肿块这类病症,应该采用促使它消散的的治疗方法。1700多年前的名医华佗,对于腹内的结块,在使用针刺术和药物都不能达到治疗目的时,就给患者施行全身麻醉,采用手术割除医治。这些结块,很可能包括了某些肿瘤在内;公元7世纪《晋书》里写道:“景帝目有瘤疾,使医割之”。这是最早明确记录采用开刀切除眼部肿瘤的病例。

除直接切除肿瘤外,历年来,中医在肿瘤的治疗上不断更新,主张内服与外敷相结合,内外夹攻,以消癌瘤。内服以扶正固本、活血化瘀、化痰散结、清热解毒等方面的中药,以便纠正体内的阴阳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瘤消瘤;外敷峻烈有毒之品,以求以毒攻毒,化瘤散结。相当于西医的全身化疗与动脉介入、放射线照射相结合,即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相结合的方法,给癌瘤造成灭顶之灾。更为珍贵的是,古代医家还为我们留下了一大批应用至今的有效肿瘤治疗方药/方剂,具有代表性的有小金丹、西黄丸、大黄蛰虫丸、六神丸、片仔癀、消瘰丸、桂枝茯苓丸、海藻玉壶丸、当归龙荟丸,梅花点舌丹等等。

近几十年来,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相互渗透,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中医药在配合手术、放疗、化疗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术前服用中药,可增强机体对手术的耐受性;术后用中医药治疗可减少术后发热、贫血等症发生,促进手术创口愈合,提高和恢复有关脏器的功能、和机体免疫功能;配合放疗、化疗,可减毒增效,即减轻因放化疗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抑制,白细胞下降,减轻呕吐、腹泻等消化道反应;减少因放疗引起的口腔粘膜溃疡、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肠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并可增加放、化疗对癌细胞的抑杀作用,从而提高放、化疗的疗效。

其次,中医药对一些肿瘤特有的并发症的治疗也有独到之处,如癌性发热、疼痛和癌性胸、腹水。中医通过对癌症病人的全面辨证论治,采用清热解毒、发汗散热、通腑泻下等给癌症毒素出路的办法治疗癌热;采用内外治结合内外夹攻的办法以消瘤止痛;采用化痰逐饮、通利二便和扶正祛邪的方法减少癌性胸、腹水。

总的来讲,中医药治癌的特点就是“简”、“便”、“廉”、“验”,故历来深受病家欢迎。人体有自我保护、自我痊愈的的能力。对肿瘤,人体也有自己的反抗能力。当人体的自我保护功能足以遏制癌毒的时候,表现为正常;当人体的自我保护能力不足时候,就表现为肿瘤的发生。这种自我保护的能力与人体的正气不一定成正比,有的人体虚弱的人,就不一定患癌;有的身体健壮,反而患癌。而中医药的治疗就是试图调整患者的内环境,企图最大限度地提升人体的自我保护能力,而另一方面遏制癌毒的致病能力,所以希望肿瘤患者能再中医药的协助下,增强防病抗病能力,最终战胜癌魔,获得长期生存。

相关推荐

01:18
淋巴结肿大可以自行消退吗
淋巴结肿大是否可以自行消退,取决于引发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如果是炎症刺激引发的淋巴结肿大,通常可以自行消退;如果是肿瘤引起的淋巴结肿大,通常不可以自行消退。具体分析如下:1.可以:淋巴结是身体的一个代谢器官,身体内火旺盛以及炎症刺激可能导致淋巴结肿大。如果是炎症刺激引发的淋巴结肿大,通常不严重,一般能够自行消退。建议患者养成良好的习惯,适当运动、清淡饮食,有利于提高自身免疫力,促进淋巴结自然消退。2.不可以:如果是肿瘤引起的局部淋巴结肿大,这时通常较为严重,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等方式帮助淋巴结消退,一般无法自行消退。患者需要注意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做好日常护理,清淡饮食以及适当运动,有利于促进身体恢复。
03:08
正常乳腺钼靶4B确定是癌吗
乳腺钼靶确定分级为4B,不能确定是癌,但提示有癌的可能,需要进行核磁、B超、穿刺或者手术进一步核实。还要结合肿瘤的大小、数量进行进一步检查。BI-RADS评分系统把乳腺的肿瘤分为6级,分级越高,表明恶性程度、病情越严重。其中4级又分为4A、4B、4C,4A表示恶性的程度比较低,大概在3%~8%之间;4B表示恶性程度进一步提高,可能为9%~49%;4C有可能就是恶性肿瘤,可能性在50%~94%之间。对于怀疑是癌的肿块,要进行穿刺。对于高度可疑就是癌的肿块,可能需要完整的把肿块切除,然后送到病理科快速检查。切除的肿物是恶性肿瘤,立刻进行扩大的手术切除。肿物是良性,做肿物的局部切除。
02:16
淋巴组织增生是肿瘤吗
淋巴组织增生和肿瘤之间不划等号,不一定有增生是肿瘤。淋巴组织是对外来的细菌、病毒、衣原体等微生物,以及肿瘤进行拦截的人体组织。拦截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增长和增生。所以淋巴组织增生并不一定是肿瘤。淋巴增生可能是淋巴长大,淋巴结长大,一种可能只针对细菌、微生物,也可能是淋巴自己确实得肿瘤,或远程肿瘤转移到淋巴结。所以淋巴组织如果通过显微镜等明确知道淋巴结只是组织增生,是炎性或是慢性炎症性的,并不是肿瘤。如果摸到一个淋巴结肿大,并不能判断它增生,只是说长大,也有可能是肿瘤。
03:08
放疗的优势有哪些
放疗的优势有很多,比如根治能力强,创伤很低,功能保存很好,对很多患者都适用。对于放疗的优势首先要从治疗原理上寻求答案,放射线是射线聚焦把癌细胞消灭,射线无孔不入,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能达到,所以全身任何部位都能治疗,不需开刀,是无创方法,优势很明显。一、适应症非常广泛。二、由于无创所以和外科比优势更多,身体弱放疗也能耐受。三、肿瘤位置较特殊,放疗也能射线聚焦,摧毁肿瘤。四、肿瘤切不干净或不能切可以放疗。五、老年人不耐受手术,对手术恐惧可以选择放疗。
放疗效果怎么保障
保障放疗效果的四个因素。第一,装备必须要先进。它的质量和功能要齐全,标准化建设的一个前提是装备的质量要保障,它的质控流程要规范。第二,影像技术。影像对肿瘤的诊断要精确,对病灶的大小、周围的范围、分期准不准,这个是影像技术的问题。所以放疗医生他不光是放疗,他还需要诊断装备配合。第三,定位要精准,靶区勾画要精确。再一个,剂量模式要创新,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很多患者会问医生这个机器怎么样,那个处方剂量多少,其实放疗是要靠每一个病人和每一个个体,出的方案截然不同。第四,技术员在操作过程当中,每一次都要图像验证,要保障治疗的过程、剂量的精准落实到每一次匹配到实际治疗过程当中,肿瘤的体积上。所以放疗的疗效保障它是一个整体,需要一个团队的全体综合智慧,疗效才能得到提高。
语音时长 01:42

2020-07-17

57033次收听

早期诊断肿瘤的方法
我们经常讲癌症的真正的防治关键就是早期发现,所以早期发现是肿瘤治疗进展最好的方法。早期诊断的方法很多,根据不同的部位,不同的群体,女性现在两癌的筛查,早期乳腺癌,自身体检、初诊。在定期的洗澡,自我摸一摸,学会初诊,像宫颈癌,定期的筛查作为刮片,内脏的很多器官的早期,有肿瘤标志物,一到体检的时候加一个项目叫肿瘤标志物的筛查,像肝癌早期的可能会出现甲胎蛋白高,老年的前列腺,有PSA高,当然更多的肺癌是第一高发,男女都是发病最高的肿瘤,很早期它也没有症状和体征,第一就要CT筛查。对一些抽烟或者四五十岁,或者家里有高发肺癌的群体,定期作为一个CT筛查。还有一些群体,像消化道肿瘤、家族高发的息肉病,或者有家里有结直肠癌的病史群体,定期做一些胃肠镜,做检查,所以早期筛查发现是关键。早期检查根据不同的群体,不同的部位,检查的针对性要强,频率要高,所以手段多,但是在于我们要注重选择,加强检查的方法的针对性和系统性。那么注重筛查、早期发现是我们癌症治疗的最大进展。
语音时长 01:53

2020-05-08

50618次收听

腰椎肿瘤是为什么
腰椎肿瘤临床上不常见,但是我告诉大家的是,腰椎它分椎体和后边的附件,中间是椎管,所以它从肿瘤上分为椎管内的肿瘤和椎管外的肿瘤。所以说这种肿瘤怎么去鉴别它,怎么从临床上发现,比方说我腰间盘突出了,我经过休息我减轻,但是椎管肿瘤这种病人,他休息完他还不减轻,尤其是晚上夜间痛比较明显,你比方说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这种病人,晚上休息他症状可以非常轻的,但这种椎管肿瘤的病人,他会晚上疼得非常厉害,这么去发现的,以腰部疼痛为主。临床上普通片子都不一定发现,这种普通X线发现不了这种椎管肿瘤,需要做CT或者核磁,所以说更需要还可能做一些PET-CT。你比方说男性的前列腺癌容易转移到腰椎上去,所以说这种癌症的病人,突然老年人有时候做完手术了,前列腺癌做完了,两三年之后腰疼得非常厉害,这时候一定要小心是不是,有肿瘤的转移和复发,这是需要提醒大家的。
语音时长 01:15

2020-02-25

54558次收听

胆囊肿瘤手术安全吗
胆囊肿瘤患者在检查出疾病后,可能没有抓住医治的第一时间,原因就是不知道手术是不是安全。事实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胆囊肿瘤手术还是比较安全的。而且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案,主要手术的方法有单纯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加区域淋巴清除术、联合肝部分切除术以及姑息性肿瘤手术等等。
02:20
肿瘤靶向治疗药物有什么
肿瘤的靶向治疗药物根据的分子机制和作用的机理不同,可分为两大类:第一,针对肿瘤的癌基因启动子靶点的分子靶向药物。第二,针对血管生成的一种靶向药物,以上两类靶向药的作用机制不同。目前针对肿瘤的癌基因启动子方面的分子靶向药物临床较为常用,治疗效果也较好。靶向药应用其特点是靶向药有耐药性,可能会在使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发生耐药。因此,可根据不同位点轮流使用不同靶向药,这也是靶向药物相对于传统化疗药治疗的优势。
治疗胰腺肿瘤的方法有哪些
治疗胰腺肿瘤大多数都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适用于良性肿瘤患者,手术切除后还要服用抗生素避免伤口感染。同时,胰腺肿瘤患者还能通过靶向治疗的方法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比如服用多吉美或者是注射健择等。针对癌细胞已扩散至人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胰腺肿瘤患者,还可服用紫杉醇、吉他先滨等化疗药物起到治疗的积极作用。
肿瘤康复的必要性有哪些
随着医学的发展,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手段都在不断的进步。经过合理的治疗,大多数的早期癌症和部分的中晚期癌症都可以得到治愈或者控制,相当多的中晚期癌症患者,生存期得到延长,因此带瘤生存者逐渐增多,患者对生存质量的期望也在逐步的提高。但是癌症本身或者手术,以及放疗、化疗等治疗手段,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都会带来诸多的不良影响。几乎所有的恶性肿瘤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身体功能异常以及躯体残疾,或者回归社会和家庭的障碍等多种问题。肿瘤患者及其家庭在疾病的不同阶段,都不同程度地需要专业的康复指导与帮助。
语音时长 01:11

2019-11-11

52169次收听

甲胎蛋白为什么偏高
甲胎蛋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肿瘤标志物,在日常检测中也经常遇到。甲胎蛋白是胎儿肝脏表达的一种蛋白,在成年以后就不再表达;但是如果又突然重新表达,可能是肿瘤发生。甲胎蛋白升高一般是原发性肝癌的表现,转移性肝癌一般不会升高。有些肝炎也可能造成低度的甲胎蛋白升高,肝硬化会有甲胎蛋白升高,如果甲胎蛋白更高,就高度提示肝癌。如果发现该项目有点高,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然后进行影像学检测,或者是病理学的检查来确诊。肿瘤标志物总体来说,是一个辅助诊断项目,不能作为确诊依据。
语音时长 01:35

2019-04-18

65891次收听

基因药物能治疗肿瘤吗
尽管综合应用目前最为成熟的治疗手段手术、化疗、放疗,但仍只有约一半的肿瘤患者获得治愈。近几十年来随着DNA重组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从分子基因水平对恶性肿瘤细胞或机体正常细胞进行干预修饰成为可能,这就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肿瘤治疗模式-基因治疗。肿瘤的基因治疗包括以下几方面:
儿童颅咽管瘤手术实例分析
颅咽管瘤,良性,儿童常见,先天性。瘤体增大,可影响内分泌功能,造成发育迟缓(个子矮小),视力减退,也可伴发垂体前叶功能异常,如月经不规则、泌乳等,还可有多饮、多尿等垂体后叶功能不足现象。头颅CT和MRI显示瘤体可为囊性、实质性、囊实性。多有周边钙化(又称蛋壳样钙化)和瘤内囊性变。故颅咽管瘤有“脑内鸡蛋”之称。
不宜手术的颅内病变
颅内中线区脂肪瘤,不建议手术。一是因为,颅内脂肪瘤患者多无明显症状;二是因为,肿瘤发展极其缓慢,成年期几成停滞状态;三是因为,颅内瘤体难以分离切除,手术操作万一造成正常神经结构损害,实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