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如何认识肿瘤的
中医将肿瘤归为“岩”“癥瘕”“积聚”等范畴,认为其发生与正气不足、气滞血瘀、痰湿凝聚、毒邪内蕴等因素相关,强调内外因共同作用导致脏腑功能失调。
1、正气虚弱
中医认为正气不足是肿瘤发生的内在基础。长期劳倦、年老体衰或久病耗伤可导致气血亏虚,脏腑功能减退,机体抗邪能力下降,易受外邪侵袭或内生病理产物积聚。治疗上注重补益气血,常用黄芪、党参等药物配伍扶正,同时结合情志调摄与饮食调理。
2、气滞血瘀
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可致气血运行受阻,瘀血内停形成肿块。此类患者多见局部刺痛、舌质紫暗等症状。中医采用活血化瘀法,如使用丹参、川芎等药物疏通经络,配合针灸或推拿改善气血循环。
3、痰湿凝聚
饮食不节或脾虚失运导致水湿停滞,聚而成痰,结于经络则形成痰核瘰疬。临床常见体胖痰多、舌苔厚腻等表现。治疗以化痰散结为主,常用半夏、浙贝母等药物,并强调低盐低脂饮食。
4、毒邪内蕴
外感六淫邪气或内生热毒长期蕴结,可化火成毒,腐蚀血肉形成恶疮。此类肿瘤多进展迅速,伴红肿热痛。中医采用清热解毒法,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药物,同时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5、脏腑失调
肿瘤发生与特定脏腑功能紊乱密切相关。如肝郁气滞易致乳腺结节,脾虚湿困常见消化道肿瘤。治疗需辨证定位,针对肝、脾、肾等靶向调理,如逍遥散、六味地黄丸等方剂调整脏腑平衡。
中医治疗肿瘤强调“整体观”与“辨证论治”,通过扶正祛邪调节内环境,常与现代医学手段结合使用。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进补,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适量食用山药、薏苡仁等健脾食材,忌食腌制烧烤类食物。情志疏导与适度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等也有助于气血调和。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脑肿瘤是颅内肿瘤吗?
- 2 怎么清楚哪些是肿瘤哪些不是?
- 3 肿瘤是怎么形成的?
- 4 肿瘤是怎样形成的呢?
- 5 肿瘤是如何形成的?
- 6 肿瘤是怎样形成的呢
- 7 肿瘤如何引起的
- 8 什么是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