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是乙型肝炎

65512次浏览

乙肝是乙肝病毒感染导致的一种传染病,会引起急性和慢性肝炎,并可能导致肝硬化和肝癌。一旦发展成慢性乙肝,虽然目前有药物可以抑制病毒复制,但还没有方法彻底清除肝脏内的病毒。

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每14人中就有1名慢性乙肝感染者,他们大多数是在婴幼儿期被感染的。如果没有定期检查或适当的治疗,每四个乙型肝炎带菌者中,有一个会死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导致的肝癌或肝衰竭。

新生儿如果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可能有90%的机会成为终生的乙型肝炎带菌者。虽然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幸好现在已经有安全又有效的疫苗来预防,另外还有其他治疗方法可以用来控制慢性乙肝以及避免肝癌的发展。

即使你感觉健康,你也可能感染上乙肝,慢性乙型肝炎的危险在于其传染和发展均毫无症状,许多乙型肝炎带菌者感到自己完全健康,其肝功能验血检查结果也可能显示正常。

如果到了症状如腹痛和黄胆出现的时候,现有的治疗方式可能就不太有效了,因此,你和你的家人都应该接受乙肝检查。

相关推荐

乙肝大三阳的传播途径
乙肝大三阳乙型肝炎有三个抗原抗体系统,分别是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还有一个核心抗体,也就是所谓的两对半。乙肝大三阳指的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e抗原阳性,还有一个就是核心抗体阳性。跟相对应的就是小三阳,小三阳就是表面抗原阳性,表面抗原阳性还有一个e抗体阳性。另外一个同时,也是合并有这个核心抗体的阳性。大三阳和小三阳有什么区别,就是大三阳的病人基本上是在疾病的早期,就在刚感染的时候,基本都是大三阳。那个时候,一般是肝功是正常的,这个是大三阳,然后HIVDNA都是增高的。小三阳有一些病人,他实际上DNA也是增高的,因此看一个病人传不传染,其实不是看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大多数的大三阳如果没有经过治疗,所有的大三阳DNA都是阳性的,也就说都有传染性。但是小三阳也有一部分DNA是阳性的,因此判断一个传染是看DNA,而不是看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大三阳是如何传染的,乙肝的传染,实际上是一个体液传染,最初叫血液传染。现在有很多书上也是写血液传染,但实际上,血液是最多的一个途径,但是体液包括泪液,唾液,精液,汗液都是有传染性的。因此来看传染途径,主要就是输血,这是通过血液传染。还有就是在中国母婴传播占了很大一部分,也就是这种有家族史的病人。母亲在怀孕的过程中,特别是在生产的过程中,会传染给婴儿。另外一个途径,就是像吸毒,吸毒的人会共用注射器,会造成传染。另外还有像献血员的之间的传染,那都知道,在河南有一个这个输血村,这样大量的病人会感染丙肝,还有艾滋病。这是因为这样的病人,是在献血的过程中,他们单采浆,就是单独把血浆采出去,把混合的这个红细胞再输回去会造成传染。另外,还有一些e原性的感染,像修牙,还有做一些器械操作,可能都会引起感染。
语音时长 02:30

2021-12-30

63819次收听

01:50
什么情况下进行抗乙肝病毒的治疗
对于慢性乙肝患者来说,抗病毒治疗是最重要的治疗。但是抗病毒治疗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够进行的,要选择最佳的治疗时机。最佳的治疗时机也就是在乙肝活动期的时候,来进行抗病毒治疗。当化验肝功生化转氨酶高的时候,往往代表肝炎在活动期,这个时候进行抗病毒治疗效果较好。可以选择干扰素,或者口服核苷类抗病毒药治疗。如果只是携带病毒,处于免疫耐受期,这个时候抗病毒治疗效果不好。所以在抗病毒治疗的时机选择上很重要,这关系到治疗的疗效、效果,所以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来选择正确的抗病毒治疗时机。
01:48
体检两对半是什么
体检两对半,实际上就是要查的乙肝五项,也就是乙肝病毒感染的血清标记物。两对半都包括什么,包括乙肝的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还有E抗原和E抗体。还有一个是核心抗体,因为核心抗原是存在在,肝细胞的细胞核内在周围血清当中不能够检测到。这样算来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还有核心抗体,这五项结果叫乙肝病毒五项,也就俗称乙肝两对半。通过检查两对半就能了解,一个人是否感染了乙肝病毒或者对乙肝病毒有没有免疫力,是不是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通过两对半能够了解这些情况。
乙肝携带属于慢性肝炎吗
乙肝携带实际是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这个阶段肝功能正常,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异常,但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乙肝病毒高度复制,这个阶段称之为乙肝病毒携带状态,或者叫免疫耐受状态。是不需要治疗的,这个状态严格讲也是慢性乙肝的阶段,只不过临床上肝脏没有明确的炎症损伤指标或肝组织活检肝脏无明显炎症坏死与纤维化。在临床上有时就直接称之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状态,有时候也把它列入慢性乙肝的一个阶段。慢性乙肝活动期表现是乙肝病毒DNA阳性,转氨酶持续或反复异常,肝弹性测定硬度值升高,肝穿肝组织学检查有明显炎症坏死与纤维化等。这时是需要治疗的,包括护肝,抗病毒等综合治疗方案。
语音时长 01:18

2021-05-26

85898次收听

01:39
乙肝表面抗体阳性传染吗
乙肝表面抗体,其实是乙肝的保护性的抗体,有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的人群,就说明对乙肝是存在一定的免疫的。如果乙肝五项检查结果上,只是单纯的乙肝表面抗体阳性,不用担心,并没有传染乙肝,而是有乙肝抗体的、有保护性抗体的人群,是正常人群。少数有乙肝的病人,乙肝表面抗体也会出现阳性,但是这时候不只是抗体的阳性,有时候还会出现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或者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的情况。乙肝病人首先肯定是乙肝表面抗原是阳性的,一般体现在乙肝五项和乙肝六项的检查上。
针灸治疗慢性乙肝消化道症状表现是什么
慢性乙型肝炎的消化道症状主要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等,如果病情严重甚至会引发上消化道出血,因此必须要引起患者重视...
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自愈吗
通常乙肝病毒携带者并没有临床的相关症状,而且在做肝功检查时也是正常的,但是却有病毒的存在,而且也有可能会传染给他人,但是很多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总以为此病可以自愈,那么乙肝病毒携带者会不会自愈呢?
做乙肝检查前注意事项有哪些
乙肝通常指慢性乙型肝炎。做慢性乙型肝炎检查前,其注意事项有空腹、饮食清淡、避免服药、避开感冒期、保证充足的睡眠等。
注射乙肝疫苗还会感染吗
乙肝疫苗是通过基因工程制备的,注射到身体中,有些病人因为免疫功能等诸多方面问题,是不出现抗体的,也就是说注射了乙肝疫苗也会感染乙肝的,此就是看肌体是不是可产生、产生多少抗体的。但一般情况注射后会产生有抗体,不会感染的。
新生儿感染乙肝的症状
新生儿感染乙肝的症状有疼痛感、黄疸、精神不佳、食欲不振等。新生儿感染乙肝考虑是通过母婴传播导致,母婴传播又包括三种途径,主要有宝宝在母亲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感染乙肝病毒、通过哺乳和生活上密切接触传播等、在分娩时期传播。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全身症状,乙肝患者常感到体力不支、易疲劳、没有精神,其原因可能肝功能受损,进食减少,食物消化嘲收障碍,营养物质摄入不足。二、消化道症状,乙肝常出现食欲不振、厌油、恶心、腹部不适、腹胀等等异常。主要是因为肝脏炎症可引起肝窦血流紊乱,导致胃肠道充血水肿,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所导致。三、肝区疼痛,肝脏表面有一层很薄的膜,称为肝包膜,肝包膜上有痛觉神经分布,当肝脏炎症而增大时,肝包膜紧张,疼痛神经受到刺激,所以有些患者可能有右上腹部,右季肋部不适,隐痛。四、黄疸,肝脏是胆红素代谢的中心,病情较重时,由于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分泌、排泄等障碍,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加。当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加时,胆红素就会从尿液中排出,使尿液颜色变深。
语音时长 02:10

2020-02-13

53402次收听

性接触传染乙肝的几率大吗
经性接触传染乙肝的几率非常小。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肝区疼痛,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可有黄疸,发热和肝大伴有肝功能损害,有些患者可慢性化,甚至发展成为肝硬化,少数可发展为肝癌。该病的传染途径主要是静脉注射,经皮穿刺,输血等经血液传播或者母婴垂直传播。
语音时长 01:19

2020-02-04

55157次收听

乙肝表面抗原是些什么意思
乙肝表面抗原是指乙型肝炎病毒的表面的糖蛋白,在感染乙肝病毒之后出现的乙肝病毒感染的血清标志物。乙肝表面抗原出现阳性,说明人体感染了乙肝的病毒,没有感染乙肝病毒是阴性。乙肝表面抗原是指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只有抗原性,是没有传染性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之后,说明乙肝病毒存在的标志,感染乙肝病毒2个月到6个月,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前,大约是2至8周就能检测到乙肝表面抗原。表明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患者以及乙肝携带者。慢性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长时间的是阳性,持续数年和几十年不等。可以存在于人的血液,唾液,汗液,泪水,乳汁,精液,阴道分泌物当中,可以通过性生活感染,还可以通过血液感染,还可以通过母婴垂直感染。
语音时长 01:31

2019-12-30

51576次收听

乙肝炎的早期症状
乙肝炎属于一种危害性,影响大的疾病,发病时的症状有很多,轻微病情表现为食欲减退、肝区隐痛不适等。另外还有急性黄疸型肝炎,中度及重度慢性肝炎之分,不同类型的疾病,也会出现不同的症状,所以具体治疗时,也要根据病情而定。
06:10
乙肝活动期的治疗
乙肝的活动期最有效的治疗方案是抗病毒治疗。除了抗病毒治疗以外,如果肝炎发作非常剧烈,转氨酶升高超过200,或者出现胆红素的升高,这时可以短期的使用一些保肝的药物。根据目前的医疗水平,抗病毒治疗并不能够根治乙肝,仍需要长期维持治疗。现在的抗病毒治疗的药物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需要肌肉注射或者皮下注射的干扰素类药物。另一类药物是口服的核苷类药物,这类药物的副作用非常少,而且有效率也非常高,现在已经是使用最为广泛,最为普及的一种抗病毒治疗的药物。
02:40
打乙肝疫苗注意事项
注射乙肝疫苗后一到两个月应到医院检查是否已经产生了乙肝的表面抗体,产生抗体人群三到五年复查,高危人群每年复查一次。绝大多数人会认为只要按时接种乙肝疫苗,得病的几率就会减小,实际上这种认识不全面。绝大多数人在接种乙肝疫苗或其他疫苗以后都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对疾病就具有了抵抗的能力,但有一部分人对乙肝疫苗的反应性很差,注射疫苗无法产生有效的乙肝抗体,所以注射疫苗后1到2个月应检查身体是否产生了抗体,没有产生抗体,需要二次注射。如果保护性抗体时被乙肝病毒感染的风险就会增加。表面抗体的滴度酶联法维持在十以上,或放免法状态下维持在一百以上才能够有效地抵抗乙肝病毒的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