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腹主动脉瘤的诊治

54353次浏览

腹主动脉瘤可通过超声检查、CT血管造影、开放手术修复、腔内修复术、药物控制等方式诊治。腹主动脉瘤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遗传因素、感染、创伤等原因引起。

1、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腹主动脉瘤筛查和初步诊断的首选方法,具有无创、便捷、成本低的优势。通过高频声波可清晰显示主动脉直径、瘤体形态及血流情况,适用于直径超过3厘米的疑似病例。检查时需测量瘤体最大横径及长度,并评估是否存在附壁血栓。对于直径小于4厘米的瘤体,建议每6-12个月复查监测进展。超声检查的局限性在于受肠道气体干扰时可能影响观察效果,此时需结合其他影像学手段。

2、CT血管造影

CT血管造影能三维重建主动脉及其分支血管,精确测量瘤体大小、范围及与肾动脉的关系,是手术规划的关键依据。该检查可检出直径1-2毫米的血管细节,明确是否存在破裂征象如腹膜后血肿。增强扫描时需使用碘对比剂,肾功能不全者应谨慎。对于快速增大的瘤体或直径超过5厘米的高危病例,CT随访间隔需缩短至3-6个月。辐射暴露是其主要缺点,孕妇及儿童需权衡利弊。

3、开放手术修复

传统开放手术适用于解剖结构复杂或年轻患者,通过剖腹切口置换人工血管。手术需阻断主动脉血流,可能造成脊髓缺血导致截瘫风险。术前需评估心肺功能,术中采用脑脊液引流等保护措施。该方法远期通畅率高,但创伤大、恢复期长,住院时间通常7-10天。术后需监测吻合口漏、肠缺血等并发症,并长期控制血压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4、腔内修复术

腔内修复术通过股动脉植入覆膜支架隔绝瘤腔,具有微创、恢复快的优势。适合肾动脉下型且瘤颈长度超过1.5厘米的病例,术前需精确测量锚定区角度和直径。术后存在内漏、支架移位等风险,需定期CT随访。该术式禁忌于严重髂动脉迂曲或感染性动脉瘤患者。虽然住院时间可缩短至2-3天,但部分患者可能需二次干预。抗血小板治疗是术后管理重点。

5、药物控制

对于直径小于5厘米的无症状患者,可采用降压药控制收缩压低于140毫米汞柱,推荐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硝苯地平控释片等。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可稳定斑块,延缓瘤体增长。必须严格戒烟,因尼古丁会加速瘤体扩张。每半年需复查影像评估进展,若年增长超过1厘米或出现疼痛需考虑手术。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手术高危患者可长期药物保守治疗。

确诊腹主动脉瘤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提重物,控制每日盐摄入量低于5克,保持体重指数在18.5-24之间。建议穿戴宽松衣物避免腹部受压,出现突发腰背痛或晕厥应立即急诊。术后患者需终身随访,监测支架形态及瘤腔变化,及时处理内漏等并发症。合并糖尿病者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高血压患者优先选择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相关推荐

主动脉夹层的病因和病理
主动脉夹层主要由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遗传性结缔组织病、外伤及医源性损伤等因素引起,病理表现为主动脉内膜撕裂后血液进入中膜形成假腔。主动脉夹层可分为StanfordA型累及升主动脉和B型仅累及降主动脉,需紧急干预以防止...
主动脉增宽有危险吗
主动脉增管有危险,但是危险的程度因人而异。主动脉增宽会直接对心脏以及血管造成影响,导致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血管壁增厚等现象。主动脉增宽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胸主动脉增宽,但是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弓也有可能会出现主动脉增宽的现象。主动脉增宽的程度如果没有超过了正常人群主动脉直径的1.5倍以上,不能称为主动脉瘤,危险性不是很高。如果超过了正常人群主动脉直径的1.5倍以上,就是主动脉瘤,危险性比较高,需要及时就诊。
语音时长 01:03

2021-05-20

78012次收听

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如何区别
一些疾病在发病的时候症状是有些相同的,例如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患者在出现这一种疾病以后,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测、X线检查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同时,为了更好地区分疾病,患者可以通过CT检查的方式来进行确诊。
主动脉瘤有什么症状
主动脉瘤的症状,一部分病人由于瘤体较大,有压迫的症状,会引起下肢肿胀、回流障碍、肠梗阻、声音嘶哑。除了压迫症状以外,最危险、最紧急的表现是动脉瘤破裂出血,病人可以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动脉瘤出现症状后,一定要引重视。
语音时长 01:47

2018-09-30

57271次收听

02:16
主动脉瘤症状有哪些
主动脉瘤的症状,一部分病人由于瘤体较大,有压迫的症状,会引起下肢肿胀、回流障碍、肠梗阻、声音嘶哑。除了压迫症状以外,最危险、最紧急的表现是动脉瘤破裂出血,病人可以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动脉瘤出现症状后,一定要引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