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帕金森病患者的非运动症状之便秘

65358次浏览

帕金森病人不仅有震颤、强直和运动迟缓等运动症状,而且常有便秘发生,严重者可以影响生活质量。今天我与帕友们谈谈便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便秘的定义,它是一种症状,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症,需通过手法或药物辅助排便等。通俗来说就五个字:排便不痛快。

根据便秘严重程度,常分为三种,轻度指症状较轻,不影响生活,经一般处理能好转,无需用药或少量用药;重度指便秘症状持续,患者异常痛苦,严重影响生活,不能停药或治疗无效;中度介于两者之间。

那么,便秘有哪些危害呢,包含以下:

(1)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便秘使腹压增高,血压升高,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中风等);

(2)造成痔疮、肛裂等风险发生,严重者可发生直肠破裂、穿孔;

(3)慢性的中毒症状:如疲乏无力、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头晕,失眠等;

(4)增加直肠癌的机会。对于帕友们来说,便秘还会影响药物吸收,是部分患者药物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更加影响帕友的情绪、生活质量。所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便秘的诊断及治疗。

相关推荐

老年帕金森病饮食
老年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老年帕金森病使老年人的正常生活无法继续维系,严重的老年帕金森病甚至还会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老年帕金森病患者应该及时接受治疗,因此患者家属对老年帕金森病饮食一定要重视,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老年帕金森病饮食。
帕金森病都有哪些检查项目
对于帕金森疾病的判断来说,除了通过其症状来判别最重要的就是做一些检查,通过帕金森的检查项目来判别,这样也避免会出现误诊的情况,那么,帕金森病的检查项目有哪些?我们一起来看看下文的相关介绍吧,希望对你们会有所帮助。
男性原发性帕金森综合征要如何护理
帕金森患者的治疗是建立在患者的疾病基础之上的,想要护理好帕金森患者首先我们应该知道患者都会出现什么样的临床症状,再者对于帕金森患者来说还需要满足患者的心理治疗,男性原发性帕金森综合征护理,具体的我们从几个方面治疗如下说明。
帕金森病的三级预防措施
相对治疗而言,帕金森病的预防才是维持健康的根本之选,主要包括一级预防,在健康状态下积极预防各种诱因,如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二级预防,发病早期积极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三级预防,患者在中晚期以延缓致残时间,防治各种并发症为主。
01:27
哪家医院治疗帕金森病效果最好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变性疾病,是一种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很高。帕金森病的危害对患者影响极大,全国有很多家医院都能治疗帕金森疾病,且治疗效果都值得肯定。帕金森病首先应该选择药物治疗,其次随着疾病的进展,可以考虑手术治疗,还应该进行康复治疗。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帕金森病患者治疗的疗效。暂时无法评价哪家医院最好,只要选择正规的三甲医院就可以放心的治疗。北京天坛医院既有帕金森病的专科门诊以及帕金森病联合会诊的门诊,治疗也比较专业。
01:38
帕金森脑起搏器植入后还用吃药吗
脑起搏器植入术因其微创、安全、有效,已作为手术治疗的首选。帕金森病患者出现明显疗效减退或异动症,经药物调整不能很好的改善症状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与药物治疗一样,仅能改善症状,而不能根治疾病,也不能阻止疾病的进展。帕金森脑起搏器术后需要服药,目前手术的靶点有两个:丘脑底核和苍白球内侧部。丘脑底核比苍白球内侧部可以减药量更多。因为手术后人和起搏器有适应的过程。在术后的早期一般不建议减药,一般等到疾病稳定以后,根据情况可以减药。
01:24
帕金森DBS术后还会复发吗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具有高度异质性。不同病人疾病进展的速度不同。目前所有治疗帕金森疾病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都不是根治性的。手术相当于电子药物,通过电刺激,持续性的改善症状。手术对肢体震颤和肌强直的效果较好,而对中轴症状,如姿势步态异常、吞咽困难等功能无明显改善。手术与药物治疗一样,仅能改善症状,而不能根治疾病,也不能阻止疾病的进展。由于帕金森病是进展性疾病,虽然病情进展,但是可以通过调节起搏器的参数,可以持续性的改善症状。
帕金森病出现吞咽困难怎么办
帕金森病有很多症状表现,出现吞咽困难时应用鼻饲管进食,同时进行相应的教育指导。帕金森有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运动迟缓、姿势障碍等,晚期会有认知障碍乃至痴呆、运动功能障碍以及吞咽困难等。为了维持吞咽障碍患者的基本营养及预防吸入性肺炎,出现严重吞咽困难时,及时应用鼻饲管进行鼻饲进食和相应的教育指导,包括饮食调节、营养需要等,并进行言语暗示,当食物在口中后患者闭唇、运动舌与吞咽。如果患者自行进食,冷食比热食要好,冷的食物可以促进舌较快的向后运动和诱发吞咽。在平时可进行一些吞咽功能治疗,包括仪器电刺激改善局部肌肉功能。
语音时长 01:35

2020-01-07

61315次收听

哆嗦是怎么回事
浑身哆嗦,不排除甲亢、帕金森综合征、心血管疾病、骨科疾病、精神或是心理因素,都可能导致颤抖,哆嗦,另外如果经常大量饮酒也会导致这种情况。大部分涉及到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有些哆嗦现象也可能是因为过度劳累而导致,孩子出现哆嗦家长就要注意了。
帕金森病应该如何治疗
关于帕金森病的治疗原则,主要以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坚持以最小剂量达到满意效果为原则。尽量避免或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和并发症。帕金森病主要还是应用药物治疗为主。包括保护性治疗和症状性治疗。保护性治疗在帕金森病一旦诊断就应该及早给予。常用的包括雷沙吉兰可以延缓帕金森病疾病的发展。症状性治疗药物种类较多,治疗原则主要根据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明显程度,对生活如有明显影响则应及时给予症状性药物治疗,包括抗胆碱能药,金刚烷胺,复方左旋多巴以及多巴胺体激动剂等药物。手术治疗帕金森病仅仅是为了改善症状,而不能根治疾病。中医中药针灸康复治疗作为辅助手段,对帕金森病改善症状可起到一定作用。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的疾病,目前并没有治愈的方法。
语音时长 01:39

2019-10-31

59538次收听

帕金森能治好吗
目前还没有药物能够延缓多巴胺神经元的一个变性,只能是吃药,改善临床症状。帕金森病是不可能彻底治愈,只能是缓解他的症状的这么一个治疗。帕金森病是一个老年变性的疾病,它是一个多巴胺的神经元的变性的疾病。实际上目前的研究认为,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患者的多巴胺神经元都已经开始逐渐得出现了一个减少,等到临床症状出现之后,大概的多巴胺神经元只剩下了不到四分之一。
语音时长 03:24

2019-06-12

54940次收听

01:34
帕金森治的好吗
帕金森病是一个老年变性的疾病,它是一个多巴胺的神经元的变性的疾病。实际上目前的研究认为,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患者的多巴胺神经元已经开始逐渐出现减少,等到临床症状出现之后,多巴胺神经元只剩下了不到四分之一。所以,目前还没有药物能够延缓多巴胺神经元的一个变性,患者只能通过吃药,改善临床症状。但是通过规律的药物也可以维持患者的生活质量,减缓发病病程。总之,帕金森病是不可能彻底治愈,所有药物治疗只能改进患者生活和工作质量,只能是进行缓解患者的症状的治疗,但不能阻止疾病发展,患者最终将丧失生活能力。
年轻人也会得帕金森病吗
年轻人也会得帕金森病。目前有些患者在20岁左右就被确诊帕金森病,少数帕金森病患者在40岁以前就患有这种病,帕金森病的发病率悄然升高,日趋年轻化。所以年轻人,尤其是中年人也要特别关注,一旦出现征兆,要及时确诊并接受正规治疗。近年来55岁以下的帕金森病患者人数明显增加,帕金森病并不是单纯的老年病。帕金森病的初期症状只有一些不适感,病人感觉精力不济,容易出现疲劳,过去非常容易做的事,而现在做起来非常吃力。典型症状主要是四肢震颤,肌肉僵直,全身行动缓慢,患者可以表现为弯腰屈背的站姿,走路时拖着步子,步伐细碎,以及快速而没有语气变化的语调。帕金森病带来的震颤通常表现为手和脚的抖动,有时还会影响到嘴唇、舌头、下巴,甚至胸部和肚子肌肉僵直,甚至在休息时的状态下也不能放松。如果中青年发现自己的手脚变得沉重,不听话,从座位上站起来很困难,跑步时迈不开双腿等这些早期症状时,就应当马上到医院神经科进行就诊。通过神经科医生的检查,完全可以作出正确的诊断,帮助患者早期开始进行治疗。早期的帕金森病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恢复情况,进行适当的活动量。家人应该鼓励患者主动培养业余爱好,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比如坚持散步、跑步、打太极拳、打太极球、俯卧撑等这些运动。
语音时长 02:18

2018-12-13

61261次收听

帕金森病人在家注意什么
帕金森病人在家注意事项分为几个部分,第一是穿着的情况,一般选择容易穿、脱的衣服,选择开襟在前边、不套头的衣服,尽量不穿系鞋带的鞋。第二是进餐时由于肌肉不协调的问题,一定要注意慢食,在喝凉开水或果汁的时候要选用有弹性的塑料吸管。第三是预防感染,要注意及时的增减衣服,避免患者发烧、肺炎等情况,如果发生咳嗽或发烧,一定要及时就诊,避免症状的加重。第四是预防便秘,鼓励患者多做主动的运动,同时饮食上要有足够的水。第五是精神的支持,在照顾患者的同时要理解患者,多跟患者进行沟通,鼓励患者战胜疾病。
语音时长 01:42

2018-10-16

62443次收听

02:26
置留导尿管的帕金森病人如何护理
留置尿管的患者需要动态评估留置尿管的必要性,如果不需要,要及时拔除;定期到医院做常规检查;留置尿管期间多喝水;锻炼膀胱、及时更换导尿管、避免逆流、预防感染等;尽早拔除尿管。病人因病情需要留置尿管。通过留置尿管而达到引流尿液、观察尿量及治疗目的。一,留置导尿管的病人要经常性的评估尿管留置的必要性,尽量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如果没有必要留置尿管,一定要尽早拔除;二,定期到医院进行常规的检查,同时尽可能选用细的导尿管和抗反流的集尿袋,目的是避免泌尿系感染;三,在留置导尿管期间一定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定时消毒尿道口,这样可以避免泌尿系感染;四,锻炼膀胱功能,及时到医院更换导尿管,平时使用时要保持集尿袋低于膀胱的水平,活动时尽量断开导尿管与集尿管,要夹闭引流管,可以防止尿液逆流,预防尿系感染的发生;五,尽早拔除尿管,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对预防泌尿系的感染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