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以内小儿股骨干骨折
3岁以内小儿股骨干骨折通常可通过牵引治疗、石膏固定等方式处理。小儿股骨干骨折可能与跌倒、高处坠落、交通事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患肢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1、牵引治疗
牵引治疗是3岁以内小儿股骨干骨折的常用方法,适用于骨折移位不明显的情况。通过皮肤牵引或骨骼牵引,利用持续外力作用使骨折断端复位并保持稳定。牵引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对位情况。治疗期间需保持牵引装置清洁干燥,避免皮肤受压破损。
2、石膏固定
石膏固定适用于稳定性骨折或经牵引复位后的骨折。采用髋人字石膏或长腿石膏固定患肢,保持骨折端稳定以促进愈合。石膏固定期间需观察肢体末梢血液循环,防止石膏过紧导致肢体缺血。家长应避免石膏受潮变形,定期带患儿复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
3、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移位骨折、开放性骨折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情况。常用术式包括弹性髓内钉固定、外固定支架等微创手术方式。小儿骨骼血供丰富,愈合能力强,术后恢复通常较快。手术需在全麻下进行,存在麻醉风险及术后感染可能,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4、疼痛管理
骨折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布洛芬混悬液等儿童适用解热镇痛药缓解疼痛。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可待因口服溶液,但需注意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家长应观察患儿疼痛反应,避免过度用药,同时可通过分散注意力等方式帮助患儿缓解不适。
5、康复护理
骨折愈合后期需逐步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被动关节活动、肌肉等长收缩训练。随着骨折愈合,逐渐过渡到主动活动和负重训练。康复期间需加强营养补充,保证蛋白质、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促进骨骼修复。
3岁以内小儿股骨干骨折愈合期间,家长需保持患儿卧床休息,避免患肢过早负重。定期带患儿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进度。日常饮食应保证充足奶制品、鱼类、蛋类等富含钙质食物摄入,适当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注意看护患儿防止再次跌倒受伤,发现患肢肿胀加剧或出现异常姿势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