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疫苗注射部位红肿发痒怎么办
狂犬疫苗注射部位红肿发痒可通过冷敷、保持清洁、避免抓挠、观察症状变化、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狂犬疫苗注射后局部反应可能与疫苗成分刺激、个体敏感、注射技术、局部感染、过敏反应等因素有关。
1、冷敷
注射部位红肿发痒时可用干净毛巾包裹冰袋冷敷,每次10-15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进行。冷敷能收缩血管减轻局部充血和肿胀,缓解瘙痒感。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若冷敷后症状无缓解或加重,应停止冷敷并咨询医生。
2、保持清洁
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注射部位,使用中性肥皂避免刺激。清洗后轻拍干燥,不可用力擦拭。保持局部干燥透气,避免汗液或污垢堆积导致继发感染。若出现渗液、化脓等感染迹象,须立即就医处理。
3、避免抓挠
瘙痒时可用指腹轻压代替抓挠,修剪指甲防止皮肤破损。抓挠可能加重局部炎症反应,导致细菌感染或疤痕形成。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刺激。若瘙痒剧烈难以忍受,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炉甘石洗剂等外用止痒药物。
4、观察症状变化
记录红肿范围是否扩大、瘙痒程度是否加剧、是否出现发热或皮疹等全身症状。普通局部反应通常在2-3天内自行消退。若症状持续超过72小时或伴随头晕、呼吸困难等全身过敏表现,需紧急医疗干预。
5、及时就医
出现快速扩散的红肿、剧烈疼痛、水疱形成、淋巴结肿大等严重局部反应,或伴有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过敏性休克征兆时,应立即前往急诊科处理。医生可能根据情况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或醋酸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治疗。
接种狂犬疫苗后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局部血流加速加重肿胀。饮食宜清淡,多饮水促进代谢,限制海鲜、辛辣等可能加重过敏的食物。注射部位48小时内避免接触水,后续沐浴时水温不宜过高。按计划完成全程疫苗接种,不可因局部反应中断免疫程序。若既往有疫苗过敏史,接种前需主动告知医生并加强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