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内注射是什么
眼内注射是指将药物直接注入眼球内部的玻璃体腔或前房,用于治疗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眼底疾病。
眼内注射的核心目的是让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并减少全身副作用。玻璃体腔注射是最常见的操作方式,医生会在无菌条件下使用细针穿过巩膜将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糖皮质激素或抗生素等注入。前房注射则多用于青光眼或白内障手术中调整眼压或清除炎性物质。注射前需进行表面麻醉,操作时间通常不超过10分钟,患者可能感受到轻微压迫感但无明显疼痛。注射后需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预防感染,并避免揉眼或剧烈运动。
接受眼内注射后可能出现短暂的眼部充血、异物感或飞蚊症加重,这些反应多在1-3天内自行缓解。部分患者注射后眼压会暂时性升高,需监测24小时。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眼内出血、视网膜脱离或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表现为突发视力下降、剧烈眼痛或脓性分泌物,需立即就医处理。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及既往有眼部手术史的患者风险相对较高。
眼内注射后应保持仰卧姿势4-6小时以促进药物扩散,遵医嘱定期复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评估疗效。日常生活中避免游泳、泡温泉等可能引起感染的活动,控制血糖血压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若需多次注射,两次间隔通常不少于4周。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眼部疾病有哪些
- 2 常见的眼部疾病有什么
- 3 眼部疾病都有什么
- 4 哪些症状提示出现了眼部疾病?
- 5 男性眼部疾病的症状有哪些?
- 6 男性可能患有哪些眼部疾病?
- 7 比较严重的眼部疾病有什么
- 8 眼部疾病的危害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