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月经期就犯痔疮怎么回事
一到月经期就犯痔疮可能与激素水平波动、盆腔充血、饮食改变、排便习惯变化、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痔疮通常表现为肛门疼痛、瘙痒、出血等症状,可通过调整饮食、保持清洁、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激素水平波动
月经期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导致血管扩张、静脉回流受阻,加重痔疮症状。这类生理性因素可通过温水坐浴、避免久坐等方式缓解,无须特殊用药。
2、盆腔充血
月经期盆腔血管扩张充血,肛门静脉压力增大,易诱发或加重痔疮。建议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可尝试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
3、饮食改变
经期可能因食欲变化摄入过多辛辣刺激食物,导致便秘或腹泻。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西蓝花等,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
4、排便习惯变化
经期激素影响肠道蠕动,部分女性会出现便秘或排便用力过度。应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必要时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等缓泻剂。
5、免疫力下降
经期免疫力降低可能加重痔疮炎症反应。若出现肛门肿痛、分泌物增多,可遵医嘱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普济痔疮栓等药物控制感染。
经期痔疮发作期间需注意保持会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肛门1-2次,穿宽松棉质内裤。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每小时活动5-10分钟。饮食上减少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食物摄入,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草莓等水果。若出血持续超过3天或疼痛剧烈,应及时至肛肠科就诊,排除其他肛周疾病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