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粘膜的通透性增高的实验室检查
胃肠道粘膜通透性增高的实验室检查主要有糖类吸收试验、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测定、血清二胺氧化酶检测、血浆内毒素检测、粪便钙卫蛋白检测等。
1、糖类吸收试验
糖类吸收试验通过口服特定糖类后测定尿液中糖类含量来评估肠道通透性。常用糖类包括乳果糖和甘露醇,乳果糖分子量较大,仅能通过受损的肠粘膜吸收,甘露醇分子量较小,可通过正常肠粘膜吸收。通过测定尿液中乳果糖与甘露醇的比值,可以反映肠道通透性变化。该检查无创、简便,适用于临床筛查。
2、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测定
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测定是评估肠道通透性的常用方法。受试者口服乳果糖和甘露醇混合液后,收集尿液测定两种糖的排泄率。正常情况下乳果糖排泄率较低,当肠道通透性增高时,乳果糖排泄率增加,导致比值升高。该检查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监测肠道屏障功能变化。
3、血清二胺氧化酶检测
血清二胺氧化酶检测通过测定血液中二胺氧化酶活性来评估肠道粘膜损伤程度。二胺氧化酶主要存在于肠道粘膜细胞中,当肠道屏障受损时释放入血。血清二胺氧化酶活性增高提示肠道通透性增加。该指标与肠道炎症程度相关,可用于评估炎症性肠病等疾病的病情活动度。
4、血浆内毒素检测
血浆内毒素检测通过测定血液中内毒素水平间接反映肠道通透性。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成分,正常情况下极少被肠道吸收。当肠道屏障功能受损时,内毒素易位进入血液循环。血浆内毒素水平升高提示肠道通透性增加,常见于重症感染、创伤、烧伤等患者。
5、粪便钙卫蛋白检测
粪便钙卫蛋白检测通过测定粪便中钙卫蛋白含量评估肠道炎症程度。钙卫蛋白是中性粒细胞释放的蛋白质,其水平与肠道炎症活动度相关。虽然不直接反映通透性,但肠道炎症常伴随通透性增加。该检查无创、便捷,适用于炎症性肠病的筛查和随访监测。
对于疑似胃肠道粘膜通透性增高的患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实验室检查。检查前应避免服用可能影响结果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检查后根据结果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如调整饮食、补充益生菌、控制炎症等。同时注意观察消化道症状变化,定期复查评估治疗效果。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