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引起脑炎的症状
手足口病引起脑炎时可能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精神萎靡、肢体无力等症状。手足口病并发脑炎主要由肠道病毒71型或柯萨奇病毒A16型感染引起,需警惕嗜睡、抽搐、意识障碍等重症表现,建议立即就医。
1、发热
脑炎早期多表现为持续高热,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常规退热药物效果不佳。发热可能伴随寒战或四肢发冷,提示病毒已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家长需监测体温变化,避免高热惊厥,可配合物理降温并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退热药物。
2、头痛
患儿常出现剧烈头痛,表现为哭闹不安、拍打头部或拒绝抬头。头痛多呈持续性胀痛,与颅内压增高有关。可能伴随前囟门膨隆,此时需警惕脑水肿,应及时进行头部影像学检查。临床可能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或辅以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片。
3、呕吐
呕吐呈喷射状且与进食无关,每日可达5-10次,严重时可导致脱水。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后期可能含胆汁。需注意与胃肠型手足口病鉴别,脑炎相关呕吐多伴有神经系统症状。治疗需静脉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必要时使用注射用盐酸昂丹司琼止吐。
4、精神萎靡
患儿表现为异常安静、眼神呆滞或反应迟钝,与普通疲态有明显区别。可能出现昼夜节律颠倒、表情淡漠等意识障碍前兆。这种状态持续2小时以上即需急诊处理,临床可能采用静脉用免疫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控制炎症反应。
5、肢体无力
常见单侧肢体活动减少或肌张力降低,严重时出现偏瘫或行走不稳。可能伴随腱反射亢进或病理征阳性,提示锥体束受损。需进行肌电图和脑脊液检查,急性期可使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促进神经修复,后期需康复训练。
手足口病患儿出现上述症状时,家长应立即送往具备儿科重症监护条件的医疗机构。住院期间需保持病房安静避光,记录24小时出入量。恢复期应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泥、蛋羹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出院后需定期复查脑电图,开展认知功能训练,6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观察有无注意力不集中、运动障碍等后遗症,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康复干预。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