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破裂怎么治疗
黄体破裂可通过卧床休息、药物治疗、腹腔镜手术、介入治疗、开腹手术等方式治疗。黄体破裂通常由剧烈运动、外力撞击、凝血功能障碍、黄体囊肿、盆腔炎症等原因引起。
1、卧床休息
轻微黄体破裂且出血量较少时,需绝对卧床休息1-2周,避免剧烈运动或突然体位改变。期间可配合局部冰敷减轻疼痛,同时密切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若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加重,需及时就医。
2、药物治疗
适用于出血量且生命体征稳定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止血,布洛芬缓释胶囊镇痛,头孢呋辛酯片预防感染。药物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超声,评估出血吸收情况。若药物治疗48小时症状无改善,需考虑手术干预。
3、腹腔镜手术
适用于活动性出血或出血量超过400ml的患者,通过腹腔镜探查清除盆腔积血并电凝止血。手术创伤小且恢复快,术后3-5天可出院。术中可能发现黄体囊肿或盆腔粘连等病变,可同步处理。术后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并定期复查。
4、介入治疗
通过子宫动脉栓塞术阻断出血血管,适用于凝血功能障碍或手术高风险患者。术后需卧床24小时观察穿刺点出血情况,可能出现低热、腹痛等栓塞后综合征。该方式可保留卵巢功能,但存在卵巢储备下降的风险。
5、开腹手术
当出现失血性休克或腹腔镜手术失败时需紧急开腹,直接缝合破裂黄体或行卵巢楔形切除。术后需留置引流管2-3天,住院时间延长至7-10天。严重者可能需输血治疗,术后需加强营养补充和伤口护理。
黄体破裂患者治疗期间应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增加腹压动作,禁止性生活1-2个月。恢复期可适当补充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等,促进血红蛋白合成。日常需注意运动强度控制,月经周期后半期尤其要避免腹部受力活动,有盆腔炎症者需规范治疗以防复发。若出现突发下腹痛伴肛门坠胀感应立即就医。